“是啊阳哥,我们就想去玛丽艳河床上看看。”
“我们以前都是在学校里,看着河床上照片,可想去了。”
苏阳笑了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河床风吹日晒的,大风就跟猫爪子挠一样,呆上一天,脸上都能皴成口子。
他们之前在河床上挖玉,可太清楚了。不过既然有免费的劳动力,那不用白不用。
“等你们什么时候能百分百的正确率了,我就带你们去河床,但是丑话说在前头,到了河床上可都别叫苦。”
“放心吧阳哥,我们不怕苦!”
“谢谢阳哥”
大家现在就开始期待了。
河床是玉石发掘的第一现场,对于这些玉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有致命的吸引力。
就好比学历史的学生,总想着能亲自去考古现场挖墓去。
吃过饭。
苏阳也准备回去睡了,窑里有这些大学生看着,还有摄像头,应该也没什么事,等回头再养两条大狼狗,就万无一失了。
“阳哥,要不你留在这睡吧,我们几个头一次在这里睡,有点害怕。”方倩来到苏阳身边,小声嘀咕了两句。
苏阳犹豫了一下,将身上的小口径步枪留了下来。
“要不这枪你拿着,打的是铅弹,有啥危险可以防身,放心吧,这里不是山上,最多就是一些田鼠什么的,不伤人。”
第二天清晨,苏阳起床在院子里做广播体操,没多久就看到有两辆蛤蟆车从村口开了过来。
对于这些车子,乡亲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隔三差五的有车进出,都是去北大窑送货的。
苏阳吃过饭先是到羊圈里看了看,一大早就有几个老头扛着几捆芦苇子过来,老年人觉少,天不亮就去割苇子了。
“三大爷,你这身子骨挺硬朗啊,这么大年纪还割这么多苇子。”
“睡不着嘛,家里的酒喝完了嘛,多少能换二两。”
“那行,我看这几捆苇子,半斤都有了。”
陈二大致数了一下,捆数也够,里面没掺什么东西,数了几块钱递过去。哈孜克吃过饭,在院子里闸草,热一身汗,光着两个膀子,跟水牛一样。
“阳哥,今天咱们还去挖锁阳嘛,我带着铲子和筐,省的被野猪给拱了。”
苏阳想了想,今天也没什么事,倒是可以去白碱地挖点东西。
正巧出门的时候,远远看到于盛骑着二八大杠,撞开村口的狗尾草丛飞驰过来。车把上挂的香梨来回晃悠,惊得巷子里的大公鸡扑棱棱飞上土墙。
下了车子,于盛从车把上摘下带的水果,满满一大兜子,比姜翠萍一年拿的礼都多。
“阳哥,我大姨说你在这里,就特意过来看看。”
于盛掏出大梨给哈孜克和陈二一人一个。
“你怎么跑这来了,今天不用上班啊?”
“阳哥,银行那工作我早就不想干了,刚辞了,这不就跑过来跟你学习学习嘛,我想跟你干。”
一听说银行的工作都辞了,哈孜克跟陈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娃是真虎啊。
“放心吧阳哥,我妈他们都同意了,我这才过来的。”
“我这的工资可没银行的高,大家干的都是力气活,到时候你就知道后悔了。”
于盛自信的拍着胸脯,“后悔算我的。”
“那行吧,跟我去北大窑看看,正好有几个大学生在这里学习,你们都上过学,应该能聊一块去。”
大学生?
于盛兴奋起来,没想到连大学生都在这里学习,看来自己辞职是对的。
来到北大窑,大学生们都已经起床了,沿着北大窑跑了几圈,身上开始冒汗。
简单的介绍一下后,于盛就留在这里,跟他们一起学习。
没多久,大家吃过饭陆续赶了过来,除了二婶子他们,还有十几个生面孔,听说苏阳这样又要招工,都想来碰碰运气。
在他们的眼里,北大窑的活跟铁饭碗没啥区别。
随后,刘小成从屋里搬出来一张桌子,上面铺上一层布,将十几块的料子摆在上面。
有白玉、青白玉、米达且末料、黄玉、94于田料、羊脂白。
这些料子乍一看都长的白白净净,但是纹理结构和玉质完全不同。
这就需要考验大家的眼力和经验了。
“小成哥,这题会不会太难了?”苏阳小声嘀咕了一声。
“没事,大家都是挖玉多年的老手了,心里都有数。”
那十几个人看着眼前的料子,纷纷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