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记者对视一眼,尴尬的笑了笑,继续寻找着巴扎上的幸福,将镜头对准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他们挎着自己编的芦苇篮,草席,草鞋等,也跟着一起卖。
城里人自然用不上这些,但大多数来的人都是十里八村的村民,就跟赶集似的,看到不错的就买点。
村里的大伙跟着多少赚点钱,然后开始考虑以后的营生了。
乔木村要是真成了巴扎,大家就能在家门口躺着赚钱,想想都美滋滋。
这样也不用一门心思的盯着北大窑的招工名额了。
此时,苏阳带着一伙人来到了家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合同,在原来的基础上,填上价格和名字,签个字,摁个手印就行了。
在林书记和江秘书的见证下,大家一起签上了字,在记者的镜头下拍照留念。
“巴郎子,等我明天一早就去银行给你转账,明天我就来拿料子怎么样?料子在你这里,我晚上都睡不着啊。”
老侯乐呵呵的拿着拐杖,激动的戳地,这次他来到这里收获很大,个人拍到了一块阿拉玛斯玉,又合伙拍了一块昆仑冰玉,不得不说,原来的八旗后裔,底蕴还是厚的。
“巴郎子,我呢家里有点紧张,明天我先把房子抵出去,等过两天再来收料子,你可得给我留着啊。”
大胡子一脸苦笑的说道。
自从去年遇到苏阳开始交货后,家里的钱就慢慢没了,现在居然要开始卖房子了。自己也不想这样啊,但是他每次拿出的料子,自己丝毫没有抵抗力啊。
退休后和田男人的三大爱好,玩玉、钓鱼、吃羊肉嘛。
其他人也表示明天就转账,争取早点拿到自己的料子。
苏阳这里也表示没问题,就算是预期不拿,合同失效后,还是不愁卖家。
签完合同,大家也各自四处闲逛去了。
难得来一样农村,体验下原先的采玉村,还是别有一番情怀的。
古丽则赶着苏阳身后,跟着帮忙处理一些事情,他们拉着地板车来到了广场上,准备将料子给拉回家里。
这会站台已经成了展览台,一群人在围着观摩,大家用各自的手电筒往里打灯。
这辈子恐怕就这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就跟古董圈里的汝窑瓷一样,亲眼瞅上几眼,以后也能出去吹个牛皮。
“古丽,我跟你介绍一下,这是小成哥,这是热巴嫂子。”
在台下,苏阳碰到刘小成和热巴两口子,经过那晚的事,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古丽介绍了一遍。
耳垂上的银坠子晃成两道流星,大方的跟他们打了个招呼。
热巴嫂子抿嘴笑笑,拉起古丽的手:“古丽,你真漂亮,阳子真有福气。”
“嫂子,你才是真漂亮呢。”
两个人见面自来熟,可能是因为都有着高高的鼻梁吧。
“小成哥,等会人散了,咱们就把料子收回吧。”
“行,没问题。”
忙活了大半天,对于一些老熟人,苏阳一直没机会打招呼,这会便去说几句话。
不过他们似乎比自己更忙,卡布提跟着江老和文化局的几人去逛农贸区了。马学五和陈秉横瞪着眼睛去林场了,苏阳也懒得去找他们,便又回到广场上,准备坐下休息会。
回到广场上,看到古丽跟热巴聊的火热,两个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有说有笑。
苏阳刚想靠近,就被古丽摆摆手赶走了:“我们在说悄悄话,你们男人听什么嘛。”
但是从他们俩偷感满满的眼神中,苏阳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啊。
“小成哥,他们在聊什么呢?”
刘小成摇摇头:“不知道,不让听啊这也,感觉没啥好话。”
正午头上,村里热闹依旧。
刘愣子蹲在自家院门口,从鞋底下掏出两张钞票,指头蘸着唾沫数了三遍,得意的藏在门口的红砖下。
许久,广场上人群渐渐散去,刘小成跟苏阳将料子搬到了地板车上。
这会,古丽跟热巴聊完天,走了过来。
热巴嫂子脸色燥红,拉着刘小成说要回家。
古丽来到苏阳面前,声音有些低沉:“苏阳,你跟热巴嫂子的事我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