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艺术细菌,林书记想起刚才的小品,又咯咯笑了起来。
在大家的起哄声中,热巴嫂子走上台,继续开始后面的拍卖流程。
“感谢大伙的卖力演出,接下来,我们继续拍卖会的流程,后面要拍的玉料课时大有来头了,名叫阿拉玛斯玉,产自昆仑山脉阿拉玛斯峰!”
随即,高方两姐妹共同扶着一个托盘走了上来,一块长方体的白色透明的玉石被送了上来。
大家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也是一阵骚动,广场上端坐的大家,开始交头接耳。
有些年轻人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而大多数的玉石老人则面露惊疑,下意识的站起身来,看向那个大块的阿拉玛斯玉。
就算是有幸见过的老人,见到的也只是珠子大小的玉料,而这么大块的东西,听都没听过。
“老陈,你可是听说过这阿拉玛斯玉?”
一旁的马学五皱起了眉头,疑惑的问道。
“那自然是听说过,而且还有幸见过一次,不过这种料子存世量极少,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啊!”陈秉横啧啧道:“你说这料子不会是假的吧?”
“那肯定不可能,我的弟子怎么会做这么事情!”马学五坚定的摇摇头,对于苏阳的为人,老头子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那这小子是怎么得到这种料子的?”
“这”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大家的眼里。
本来他们来,是为了见一见昆仑冰玉的,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阿拉玛斯玉,这种玉料跟昆仑冰玉一样,都是非常罕见的东西。
见一个都很难,没想到同时见到两个。
今天算是没白来嘛。
“大家请看这块阿拉玛斯玉,重二十公斤,整体洁白无暇,在阳光下就像一块洁白的果冻,如同一座雪山”
就在这时,有个年纪稍大的长者站起来,举起了手,看样子是有话要说。
此人头戴八角羊皮帽,鼻梁上架着一个眼睛,一副有学问的样子。
“不好意思,老头子在这里打断一下,看到这个阿拉玛斯玉的时候,心里头嘛有个疑问。”
“1980年,咱们和田地区在发掘尼雅遗址的时候,我有幸在挖掘现场当过玉石发掘顾问,当时嘛,在佛寺遗址上找到了几具干尸体,在这尸体上嘛,就佩戴了一串阿拉玛斯玉。”
“现在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记忆犹新,那块阿拉玛斯玉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所以看到这种料子,多少是有些不相信的嘛。我想代表大家替大家看看这料子,不知道行不行?”
大家听到这老头的事迹,也是纷纷回头,露出了敬佩的目光。
在和田地区,甚至在整个西北地区,没有人不知道尼雅遗址。
这次发掘确定了尼雅遗址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汉代丝绸之路南道的绿洲城邦“精绝国”故地,最终废弃在4世纪末5世纪初。
尼雅遗址是以佛塔为中心,呈带状南北延伸25千米,东西扩展7千米。在这片狭长的区域内,散布着房屋、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渠系、池塘、陶窑等遗址。
当时这个发掘轰动了全世界,被大家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所以,有很多和田的玉石大佬,都受邀参加了发掘,成为玉石类的鉴定顾问。
当大家听说这老头是鉴定顾问时,权威性就已经拉满了。
此时,台上的热巴嫂子有些慌乱,毕竟流程上没有提到有现场鉴定的环节,随即将眼神看向一旁的苏阳。
苏阳点点头,示意可以。
“好,那有请这位先生到台上查看。”
老头迫不及待的,一路小跑着来到了台上,走到那块玉料面前,从兜里掏出随手携带的手电筒,开始在上面四处照看。
台下的人都在盯着上面的一举一动,期待着他的鉴定结果。
江老也是一脸的紧张,这巴郎子一时间弄出这么多的极品料子,不让人怀疑都难啊。
这万一要是出现什么纰漏,这么多人在场,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苏阳也知道大家心里有疑惑,这会有人上来作证也好,省的大家在竞拍的时候犹豫不决。
那老头时而皱起眉头,时而啧啧两声,让人看的有些着急。
“我说,老爷子你到底看清楚了没有撒,你莫不是学艺不精,认不出来了撒?”
江老在台下起劲的喊了一声,提前给大家打个响声,要真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有可能是他本人学艺不精,但估计也没人信,毕竟人家的资历摆在那里,当年江老在文化局还没有退休,也打过申请前往遗址发掘,但是被驳回了,说是资历不够。
“是啊,到底看出来了没有?”
“你这都看了一圈了,倒是说句话啊。”
大家伙也在下面纷纷发问。
那老头收起手电筒,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一脸凝重的看向大家。
“哎呦,老头子今天算是开了眼了嘛。”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真货!这玉质晶莹剔透,光线折射、透光度都对嘛,跟我当年从干尸上取下来的一摸一样。”
“只是,像这么大块的料子,估计天底下也仅此一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