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机开到了小广场上,张富贵从车上打开窗户跟苏阳和张军打声招呼。
“钩机停到哪?”
“往前走,刚收拾了一个空地,停那就行。”
苏阳指着前面的大路,往前走走就能看到地方。
选好人,大家也就慢慢散开了,苏阳也赶紧回到家里,开始准备动工的事宜。
现在刚开始先是一切从简,毕竟自己也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那些铲车和过筛机,苏阳准备过段时间再购置。
这段时间就用钩机和人工分拣,虽然效率慢了点,但是有苏阳的精准定位,也不至于放空炮。
另外,苏阳又来到了六子家里,一进门就听到屋里揍媳妇的声音,娜扎嫂子呜呜咽咽的,苏阳也不好意思打扰,刚准备走的时候,他家的狼狗忽然窜了出来,叫唤了一声。
“谁啊?”
“那个我。”
听到苏阳的声音,六子打开门,嘴里叼着烟,提着裤子出来。
“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苏阳真有点不好意思,这他妈连大门都不关,谁知道干这事啊。
“嘿嘿,咱这不是有活干了,一时高兴嘛。”六子嘿嘿一笑:“阳子有事就说,不耽误事,我这一会一觉。”
“我来是问问娜扎嫂子,明天动工得需要有个人在工地做饭,娜扎嫂子做饭也不错,能不能跟着去做饭,工资嘛,一天十块咋样?”
娜扎嫂子听到话音,立刻整理着头发走了出来:“行,我去。”
六子也高兴的握着苏阳的手:“哎呀,你嫂子刚才还说,想跟你干呢,也不好意思开口,这不是巧了嘛。”
“行,明天走的时候,开着面包子去我加地窖里拉点白菜土豆子粉条,不够的话,我再去采买一些。”
“行!”
苏阳走后,两口子激动的锁起了大门。苏阳随后又骑车到了乡里,再购买一些铲子、铁锨、镐头、帐篷等工具。往后的日子,可能会连续住在河床上,防风防沙的大帐篷必不可少,另外还需要两个火炉子和煤炭,眼下天气越来越冷,想省的也省不了。
顺便将昨天烧碱蒿子时挖的几块石头也带上,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找个人给卖掉。
乡里没有玉石交易市场,在巴扎的后面,靠近鸽市,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人总喜欢吃鸽子。在一条长百十来米的巷子口,有几十个摊位。
平时也算是热闹,现在卖的人少了,但是收货的人却多了起来。
根据报纸上的消息,现在全国各地的和田玉都在涨价,市面上的货少了,价格上涨也是理所当然。
加上商家的饥饿营销炒作,最近半个月来和田的收货人比以往更多。
苏阳在摊位之间转悠,摊位老板招呼着生意。苏阳随便问了一句,平时八十一块的窜青花,现在都是一百起步。
苏阳来到一个摊位上,一个戴着八角帽的中年男人招呼着。
“老板,看下货嘛?”
“好嘛,有货拿出来看看嘛。”
苏阳从兜里掏出一把石头,一共五块。其中最贵的就是一块糖沁玉,其他的裂比较多,成色不算好。
中年男人拿灯照了照,喷了点水,也没有细算,就伸出五个手指:“五百嘛。”
苏阳知道这人没出实在价,或者看苏阳是泥腿子,想中间切一刀。
“这些石头要是放在以前,恐怕都不止五百吧,而且现在价格都在涨,我也是看新闻的嘛。”
说着,苏阳就要走。
看来,还是大胡子最实在。
“等下巴郎子,五百五嘛。”
“六百,少一个子不卖。”
“行行行,六百就六百。”
那人好像自己吃亏似的,但要是转手卖,那块糖沁玉在大胡子那里最少卖四百,加上其他的四个,最低六百五。
老板在掏钱的功夫,苏阳注意到了摊位上的一个原石,碗口大小,裹着厚厚的石皮子,但是这石皮子比较细,像细沙一样,摸起来又有些有些顺滑。
苏阳疑惑了片刻,起码在和田,没有见过这种石皮子。
系统也根据意识及时显示出原石的信息。
【种类:青海青/绿调/一细】
【特点:肉带色、半透明、裂纹多】
【价值:650】
苏阳收回视线,摸着下巴思索了一阵,居然在这里碰到青海青,也是长见识了。
青海青的产地就是青海的高原地区,也俗称青海料。这是一种有色的玉石,颜色比较丰富,颜色最好的是蓝调,其次是绿调,当然还有一些泛灰、泛黑、泛白的料子。
每一种色调也有深浅之分,在蓝调中价值最高的当属湖水蓝,叫蓝调青海青,细度好一些的也媲美羊脂玉。
而这块绿调价值稍低,但是贵在细度较好,除了特细之外,最好的就是一细,其次分为二细和三细。所以衡量青海青的价值的因素很多,相比和田料更容易让人栽坑。
老板掏出钱递过来,看着苏阳盯着那块原石,绕有兴致的问道:“巴郎子,来块原石嘛,刚收上来的玛丽艳水料,正经的和田白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