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任命环卫组组长,余铁柱~“
杨立青的讲话简单易懂,说了一番道理之后立即宣布了此次讲话的重点,那就是提拔先进分子。
每一个劳动组,都设立了一个组长,组长工钱比组员多了2斤大米,有劳动的管理权,但没有人事权和财政权。
说直白点,组长可以管自己所在劳动组所有人的劳动分配,但他不能决定辞退一个人,也不能决定招一个新人,更不能决定组员的工钱多少以及如何发放。
这是非常关键的制衡手段,也是管理学问。
如果一个组长掌握了人事权,那他就能够决定所在组的一切,让这个组变成自己的自留地。
如果一个组长掌握了组员的财政权,那完蛋了,整个组就彻底成为了他的”独立王国“,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可以调转枪头来打上面。
古往今来,太多这种案例了。
小打小闹就不说,出不了太大的乱子。
往大了说,出的乱子可就太大了,历史进程都被深刻的影响了,死去的人就更多了,无法计数,数都数不清。
汉朝的七国之乱,就是藩王掌握了人事权和财政权。
唐朝的节度藩镇,也是朝廷把人事权和财政权下放给了地方大员,于是地方尾大不掉,调转枪头打中央,最终全国军阀混战。
只有宋朝,终宋一朝,都是行政、司法、财政三权分立,始终没有军阀混战的局面。
明朝很好的延续了宋朝的做法,也没有出现军阀的情况。
明末之所以看似地方军阀多,实际依然受到朝廷节制,譬如关宁军等,也只是拥兵自重而不敢反叛,原因就在于财政权始终在朝廷手上。
直到后来崇祯上吊自杀,朝廷中央彻底崩盘,天下局势才彻底糜烂,出现了军阀独立的情况。
满清政府本来也没有这个问题,但谁让满清政府是以少统多呢?
所以,到了满清末年,满清政府为了继续维系统治,只能重开“团练”,这玩意在宋朝被终结了,结果在满清还复活了!
只能说,满清的统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开了无数倒车,数不胜数。
团练一开,地方大员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虽然很好的打败了太平天国,但很快就出现了东南互保的局面。
后来满清倒台,被袁世凯逼迫下台,也就水到渠成了。
说到袁世凯,掌握人事权和财政权最终坐大的典型案例,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近代案例,就是袁世凯了。
小站练兵!
袁世凯被安排在“小站”的地方练兵,结果袁世凯一手刀一手银子,直接把练出来的兵变成了自己的。
“谁给你们发银子?”
“袁大人!”
每天这样练兵的结果,袁世凯掌握了军权,下面的诸多将领最后都奉袁世凯为主。
武昌起义后,满清政权还想垂死挣扎,以“足疾”的名义让袁世凯滚蛋回家,然后调集北洋军南下。
结果,满清政权发现北洋军根本调不动!
是的,北洋军根本不听朝廷的号令,他们只听袁世凯的。
没办法之下,满清的那些王八蛋宗室们只好把袁世凯叫回来,结果就是袁世凯率领北洋军走到半路反手一击,满清政权彻底倒台。
……
“凭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