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银直接交付子孙,与赠予一份恒久产业,其间差别何止天渊?
若后代中出了一个败家子,再多的金银,挥霍起来,也不过数载时光,便烟消云散。
而田地作为根基,方能稳固屹立,绵延不绝。
累进制税赋一出,无异于堵死了置办基业的通途,难怪连杨士奇这些人也心存抵触。
退一步来说,即便他们不为自己后人计较,单凭出身与立场使然,他们也难免偏向那些置产立业之人。
此乃人性使然,根深蒂固,难以动摇。
唯独姚广孝,这位无儿无女、早已自断后路的老僧,方能超脱世俗牵绊,直言不讳。
他微微躬身,目光平静的望向朱允熥,似在无声诉说:此中利弊,陛下当细察。
朱允熥沉默片刻,心中思绪翻涌。
殿内众人则屏息以待,静候这位年轻帝王的决断。
“尔等稍安勿躁,且听朕将话说完。”
朱允熥声音沉稳有力,似要平息方才激荡的情绪。
他旋即开口,语气中透出一抹从容:“与田地累进制税赋相辅相成的,还有一系列配套新策。”
朱允熥露出一丝淡淡笑意:“尔等担忧乡绅、士大夫乃至将领之家,皆因无法将家业传于后世子孙,而群起反对新政,这有点过虑了。”
“朕决意在大明设立证券交易所,推行股票发行,将大明资产部麾下的诸多工厂整合打包成一家家公司,公开上市。”
“不仅如此,那些由勋贵与豪绅组建、远赴海外探险的雇佣兵团,亦可改组为公司,经朝廷相关机构核准后,上市募集资金。”
“乡绅们手中的田地,可作为入股资本,折算为相应股份。”
“这些股份,日后便可作为家业根基,世代传承于子孙后代。”
证券交易所?
股票发行?
打包上市?
这一连串陌生的词汇,听得在场几人面面相觑。
陛下究竟在说些什么?
为何闻所未闻,令人如坠云雾?
朱允熥见众人神情呆滞,心中了然,清楚他们的困惑。
他不急不躁地开口解释:“所谓股票,乃是公司所有权的一种凭证。”
“证券交易所,则是买卖这些凭证的场所。”
“上市,则是将公司资产公之于众,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以壮大其势。”
他停了一下,语调愈发清晰:“入股之法,古已有之。”
“大明商贾经营生意时,常邀他人合伙出资,实则便是入股。如今不过将此法推而广之罢了。”
朱允熥又细细将股票和股市,都详详细细解释了一遍。
开设股市,发行股票这个计划,他已经想了许久。
算起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股市和证券交易所,也差不多在这个时代出现。
他只不过将时间稍稍向前推了一百多年。
对于发展缓慢的封建时代来说,这并不算太遥远的时间。
大明如今各项工业,商业,金融业都蓬勃发展,也到了推出股市的时候了。
虽然股市这东西,有许多弊端。
但整体上肯定还是有好处的。
要不然,后世的国家,也不会个个都在自己国内成立股市,发行股票。
再说,还可以通过“入股”,来解决收购乡绅土地的资源来源难题。
乡绅自己主动将田地作为股份入股了朝廷的公司,田地也就收归了朝廷,不用朝廷花一分钱去收购了。
另外,大明的出海事业,也需要股市的支持。
由银行贷款的风险太高,银行也不应该贷,不应该承担这么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