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题?”
听闻此言,一直端然稳坐、神色仿若木雕菩萨般的詹徽,眼眸之中陡然爆射出锐利精芒,猛地转头,凝望着王佐。
刹那间,那原本古井无波的气场,竟隐隐有被搅动的迹象。
其他官员们亦是神色微变,原本在朝堂上久经风雨练就的沉稳,此刻也都被这惊爆之语掀起了一丝波澜。
科举乃国家抡才的无上大典。
科举泄题,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今年的科举,陛下为防舞弊,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做了诸多改进举措。”
詹徽神色凝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无比。
“由谁担任考官,直至最后一刻才降旨。”
“而且,考官一经任命,即刻便由锦衣卫带往考院隔离。”
“从那一刻起,他们的吃住皆在考院内,饭菜也由专人从专门通道送入,杜绝了与外人接触的任何可能。”
“在考院之中,每一科目都有几名考官共同商讨,拟定出几道不同的试题,而后通过抓阄来决定最终采用哪一个。”
“这般严密的防范措施,就算考官有心泄题,也根本无法做到。”
说到此处,詹徽眼中满是疑惑与审视,问王佐道:“你称今年科举泄题,这究竟从何说起?”
在考官不清楚自己将成为考官之前,自然不存在什么泄题。
等知晓自己成为出题考官时,已然身处隔离状态。
更何况,出题考官并非一人,而是有数人不等,各自所出题目皆不相同。
最终也并非由某一人决定用什么题,而是要先确保所有题目都无差错,再通过抓阄来选取。
并且,抓阄环节一直要到开考前的最后一刻才进行。
如此层层设限、环环相扣的防范体系,即便有心想要泄题,亦难如登天。
王佐轻轻一笑,语气依旧波澜不惊:“且莫着急,今日科举刚刚开考,试题也即将正式揭晓。不妨先看看今年进士科的试题究竟是何等模样。”
话音刚落,室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那声音仿佛带着某种紧张的节奏,一下下撞击着众人的神经。
不一会儿,一名身着青衫长袖的家丁匆匆走进来,恭敬禀报道:“老爷,今年科举第一场的试题已然出炉,都写在这上面了。”
说罢,双手捧起一叠纸张,递给詹徽。
开考之后,试题便不再是绝密。
至少,像詹徽和王佐这等位高权重、参与朝廷核心政务的大臣,是有渠道拿到考题的。
詹徽伸手接过,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迅速将试题扫了一遍。
今年科举科目繁杂,医学、数学等科目的试题,他看都不看,直接略过,目光径直落在进士一科之上。
依照惯例,进士科举的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义和经义。
四书义,需从四书之中选取三道题目,由考生撰写三篇文章。
经义则是从五经里挑选四道题,考生需据此作四篇文章。
詹徽仔细看完,随后递给身旁的王佐。
王佐接过试题,仅仅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紧接着,爆发出一阵爽朗大笑:“没错,就是这道题,它泄题了!”
此言一出,詹徽脸色瞬间大变。
其他官员们也都纷纷围拢过来,脸上满是震惊。
众人顺着王佐所指望去,只见那道题目,乃是从《孟子》中摘取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詹徽眉头紧锁,眼中满是不解与狐疑,沉声道:“这道题目,究竟有何问题?”
王佐抬手,慢悠悠地捋了捋那黑白掺杂的胡须,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据老夫所知,裴砚冰此人对新学极为推崇,之前更是专门去拜访过方孝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