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点子都能想出来。
只听说过为了大局牺牲小民,还是第一次见为了大局牺牲北孔这样的士绅权贵。
朝廷诸公,自然对此事议论纷纷。
因为这奏疏的建议过于荒谬,特麽还很有道理。
冯西风都懵了。
还能这麽搞?
不过他已经收到徐青派人快马送来的信,就比俞总兵的奏疏晚了一些时间,因此在上朝之前,已经得知这又是女婿的手笔。
老冯不得不承认,公明果真找到了为民请命的办法。
论济世之才,他不如公明多矣。
这办法很大胆,思路却格外清晰。
而且奏疏里,也是斩钉截铁说到,已经发现了北孔通胡人和东夷人的铁证。
铁证如山啊!
上万的大军压上去,没铁证也给你弄出铁证。
所以朝廷的大臣们,没人在这一点进行质疑。
其实北孔退出历史舞台,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这时候俞总兵的奏疏,无非是把棺材板彻底钉死,使其再无翻身的可能。
只是有一点不好,不能给这些乱民教训。
毕竟他们清楚,这无论如何都是以下犯上。
对于首辅和皇帝而言,也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已经下了诛灭叛民的旨意,现在再来这一出,无疑会损失朝廷的威信,丢皇帝的面子。
皇帝的偶像包袱是全天下最重的,一旦丢了面子,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关键是,不这麽搞,对平定东山省的民乱没好处。
眼下的策略,不说是最好,但确实是一个良策,只不过略带一些屎味。
还能咋办?
首辅见众人议论纷纷,心知这种事越早敲定,损失越小。他对冯西风使了个眼色。
老冯得了徐青的吩咐,打死不出头,直接当场飈演技,失魂落魄,好似木人桩子。
首辅暗骂一声,又看了陈复一眼。
陈复暗叹一声,倒也没拒绝,他本来就是干脏活的,定位明确。
只是老是干脏活,他也不爽。
官场上,这种恶心的事确实太多,陈复只能咬牙硬上,力主朝廷严惩北孔,还东山省义民一个公道。
至于兵变,其实在大虞朝也不是新鲜事,九边的闹饷兵变之事多了去。真要一一追究根本不可能。
这种事,有户部侍郎级别的高官带头冲锋,其他人心里压力一下子小了许多,不说附和,反正没啥人反对。
即使有清流为北孔辩护,大家也只当没听到。
而且这种辩护,其实也是清流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不管咋样,已经对得起北孔那点银子了。
难道为了这点钱,还给北孔卖命?
大局一定,内阁立即草拟文书。
下朝之后,众官员们议论纷纷。
「哎,没想到衍圣公府,传承千年,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事关乎大局,我等也尽力了。」
有清流欲言又止,从来为了顾全大局,都是牺牲小人物的,哪有牺牲到衍圣公这个级别的?
倒反天罡了都!
但这话也不好说。
说到底,心里想归想,你不能说出来啊。
难道小人物就活该为大局牺牲?
这话要是说出去,还当不当人了?
虽然清流一贯不当人,也不敢明说此事。
有那邀名的官员,更是一脸正义,「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直接搬出前贤名言,给自己刷一波声望。
更有官员附和道:「只闻诛一逆贼孔氏,不闻诛圣人后裔。」
这些声音逐渐占据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