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2章 乡试结束,湖上论道
第(2/4)页

上了黑水湖的一艘客船,谢泉终于找到闲暇时机,问道:「公明,你那四书题写的什麽,可还记得?」

徐青笑了笑:「谢先生便是为了此事一直纠结?」

谢泉:「我等不及乡试排名出来,想要对你的文章先一睹为快。」

徐青:「算了吧,朝廷取中文章,自有公论。而且晚生也记不得自己做了什麽文章。」

谢泉:「那你听听莪的?」

徐青摆手:「不必了。」

谢泉道:「你这人真无趣。」

徐青笑道:「文章,小道耳。天文地理,古今兴衰,我都想向先生请教一二,不知先生愿意麽?」

谢泉闻言,眼晴一亮,说道:「我知晓何丶吴两人上的那篇改稻为桑的奏章,实际上是你在背后操刀。足见公明你颇有理财之道,不知你对日中而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一题怎麽看?」

徐青微微沉吟。

这段话是《易经系辞》所出,在徐青前世,晚清时期,曾作为了科举考试中一道考题。

当时晚清的社会形势,比现在的大虞朝更加复杂,变法的需求更强烈。

而这段话,恰恰揭露的便是古代经济活动的本质,亦是如今时代,各阶层对商业经济活动达成的一个共识认知。

徐青沉吟一会之后,说道:「谢先生可知,国朝初年,七品官员一年俸禄多少?」

谢泉博通古今,信口拈来道:「九十石米,如今也是这般。」

徐青:「那国朝初年,九十石米,折合多少银子?」

「五百文钱,至于多少银子,倒是不清楚。」

白银作为货币的主流,乃是近百年的事,到如今尤甚。这也是首辅即将推行一条鞭法的原因。

因为以前大虞朝白银少,现在白银多。

徐青微微一笑,「那谢先生可知,国朝初年,应天府当时尚是京城,一座像样的一进一出的宅院,价值多少白银?」

「大约两百两吧。」谢泉凭记忆,找到一篇关于此事的前人手札,说出个大概数字。

「如今呢?」

「起码五百两。」谢泉沉吟一会道。

「为何以前作为都城,反而价格还不如现在?」

「莫非是银子不值钱了?」

徐青悠悠道:「国朝初年,家有千两白银,可为一县巨富。到如今,千两身家,还不够捐一个巡检。然,百姓手中的银子,不见得比国朝初年多。」

「可是朝廷每年入库的白银,较国朝初年,并无太多的提升。」

「但天下的白银确实变多了,只是不在朝廷手里,也不在百姓手里,而在天下豪右势家手里。」

豪右指的是占有大量田产的家族,势家指有权势的人家。

他们可以是世家,可以是士族,可以是豪强———·

但本质上,都是占据了大量田产的家族,或者颇有权势。

徐青话锋一转,接着道:「白银增多,不是国朝有许多银矿,而是通过丝绸茶叶等贸易,将海外的白银,源源不断进入本朝国土。

以往这些生意是豪右势家主导,所以白银在他们手里,改稻为桑,背后的本质是,将这生意的主导权从豪右势家手里中夺回来。使白银流入国库,从而惠及天下万民。」

「公明出此策,竟是有如此深远的用意,我还以为此策的关键是为朝廷增加财赋,没想到还有这一层。」谢泉对理财之道,不是很理解。他更擅长权势争斗,为人幕僚,出谋划策。

现在徐青这麽一说,他才发现,世间的斗争,不局限于权势,还有更深远的东西在内。

徐青叹了口气,说道:「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是朝廷即使改稻为桑成功,

白银也不可能流入民间,惠及天下万民。」

「为何?」

徐青:「谢先生难道不明白本朝官员的行事作风。白花花的银子,哪怕下了圣旨,也不可能便宜给老百姓。然而白银作为主流货币是大势。老百姓没有白银,就得拿自己的东西去换白银。如此下来,贫者越贫,富者越富。那是可以想像的———

谢泉知晓徐青很多东西没有说透,但他这样的聪明人,一经点拨,哪里不能明白徐青的意思。

官绅豪强手里白银多,自然会想办法推行一条鞭法这样的政令,用白银取代粮食等实物税。

百姓没有白银交税,就得找官绅豪强兑换白银。

届时——·

「难怪首辅的一条鞭法提出之后,没有受到多少阻力。

第(2/4)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失陷:被混蛋盯上后,她插翅难逃贞观小闲王李慎李世民抗战之随身空间拜错坟后,狐妖非要以身相许顾长青姜白薇仆人都是大帝,你管这叫没落世家顾长青姜怜心血脉剑帝仆人都是大帝,你管这叫没落世家顾长青姜白薇漂移盗墓:我虚弱可怜但锁血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顾长青姜白薇新婚夜医妃带着两萌宝炸了王府熢火之下让你重生弥补遗憾,你却霸占校花我的抗战有空间天降八千万,女神追着求复合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多子多福系统顾长青姜白薇学渣上班后,卷翻职场搞事业韦贵妃李世民与女经理合租的日子穿越天玄大陆顾长青姜白薇星武纪元薄荷微光恋山中道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