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别人都不带你玩,那你还混个铲铲……
行了,不说多了,我估计你们现在的脑浆子已经快熟了,作者也快熟了。
悄悄说一句,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的那位,真的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就连爱国这一块……
1971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国一两个月,哪怕受到白头鹰和弯弯的威胁、诋毁都不为之动摇……
人类物理学终极封神榜,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
为什么说是封神榜,也许是因为这个榜单上的是,是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薛定谔这类人吧……
……
既然要玩,那就得玩“最美丽的物理实验”。
对,就是那个将电子一粒一粒的发射出来,在探测屏上,也明确地观察到干涉现象的实验——约恩松的双缝实验。
诶嘿嘿嘿,这个实验好观测,需要的基础设备,现在的工艺水平,努努力也能搞定。
这个实验后的思想实验课题,江夏都为他们准备好了,就是那个着名的惠勒延迟选择实验。
不就是脑洞风暴嘛,反正实验器材都达不到标准的,这个实验凭什么不能叫“伯龙延迟选择实验”或者“培树、希德延迟选择实验”?
诶,对,小呆毛这回玩了把大的。
培树老师、希德老师、兰英博士和泽惠大师姐一个不漏的出现在小呆毛的办公室内。
泽惠大师姐的丈夫本来只是拗不过爱妻的要求,当了次跑腿司机,但听着小呆毛对于“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的构想,听一听的也是入了神。
科学家嘛,特别是顶尖科学家,对于这种前沿性的东西,那兴趣都是极大的。
大师姐的丈夫,转身跑回科学院,拉来刚刚归国的光召博士(猜人名!),以及趴在办公室,窝了将近半个月,都快发臭的于老师(这个不用猜)。
同行的还有刚从地窝里面爬出来,当了两个月土拨鼠的邓老师。
星光熠熠!
这还不算完,泽惠大师姐见自己的丈夫拼命往这边拉人,转头又给几位老人打去了电话。
“诶,那个光崖,这里有个有关粒子方面的实验,挺好玩的,你要来看看不?”
“诶,那个谁,我成书姐姐,回四九城了嘛?”
“回了,那太好了,你让她接电话。成书姐,搞离心机气体分级扩散提纯的那小子就在我身边,你要来掺和一脚不?”
“要来啊!行,咱姐妹俩好久没见了,速来,速来。”
“啊?甲小弟就在你身边?他不是窝在南京教书嘛,他也要来?行吧,速来速来……”
江夏听着泽惠大师姐邀请人的名字,眼睛已经转蚊香圈了。
哎哟哟,想晕,想晕。
一个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就能炸出那么多的大佬?
不行,不能晕,大……大老王,你狗日的把老子照相机带到啥地方去了……
(谁能认出上面所有人,我就算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