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时节,台县冬菜进京,省城日报,电视台,市报,都大幅报道。
京城也有几家报社,发表了文章,赞扬贫困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又采访了许多买到台县菜的市民,无不对台县蔬菜的口感大加赞扬。
还有有心的记者,专门拿了台县蔬菜找农业大学的专家检测,用数据说话,证明碱地蔬菜为什么更好吃!
在这个电视广告是真的能起到巨大的广而告之,老百姓对电视、报纸还深信不疑的时代,这些报道,相当于给台县蔬菜做了一次大大的免费广告。
到年前,县里所有蔬菜销售一空,本省的人,也就是市里,县里,占着地利,能买到一点儿。外地的,都抢不上。
全上京城和特区的菜贩子高价买走了。
当初有人看书记亲自带人开荒种菜,自家跟着开出三两亩的荒地,跟着蹭的菜籽种的菜,真真算是发了一笔外财。
刚开的荒地,地薄,又舍不得肥,舍不得药的,产量不高,但是菜价高呀。一亩地算下来,三千来斤的白菜,差不多能挣上六七百块,最贵的,有人五毛钱一斤收,那挣得就更多了。
贫困县,人均收入都不到一百块钱的地方,一下子挣上千块,老大一笔收入了。够一家子生活两年的。
挣到钱的老百姓,恨不得给沈书记立长生牌。
没挣到钱的,根本没时间报怨,第一时间赶紧的拿农具,开荒去吧。晚了地就让别人抢去了。
啥过年不过年的,什么事都没有挣钱重要。
怕农民抢荒地打起来,沈默给县里各主管部门一遍一遍的开会,自己亲自带人下村,把地分下去,有多少碱地适合种植,种植哪些品类,怎么科学种植,印发了宣传则,各乡镇安排专门的宣传员,按村按户的必须宣传到位。
忙的,一个月回不上家一次。
老太太和大舅爷过来,他都没抽出时间回家。
是洛清微和柱子开车去接的。
“忙点儿好,忙点好。报纸我都看了,干得真不错。”
罗大舅一个劲儿的夸,他们之前在京城停留了大半个月。
他这个级别的商人,在相关部门也是有名有姓的,进京必在惊动各方。以前出面的都是主管经济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
但是说到底,人家是为了找他拉投资的。
甚至下面各省市的官员,有些消息灵通的,知道他进京,都能直接找到家里,想方设法的拉投资。
但这回进京,接待的规格,又上了一个档次,主要是人员不再只是主管经济的领导的。还有一些老首长的子孙上门,名义大多是在洼金县或多或少的有投资,跟沈默是旧识。或是借口说与洛清微有渊源,不是外人。
老先生活到八十多岁,做那么大的生意,什么看不明白呀。
他这个才认回来的侄孙,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得,未来十几年,或几十年之后,自家还得靠沈默庇护。
这也是他以长辈的名义,跟着自家妹妹过来串门子的原因。
再是亲人,不也得处嘛。处着处着,就亲近了。
“这边儿条件艰苦一些,舅爷您看还有什么需要改的,我安排人弄。”
到家了,就是这个条件,老太太肯定能适应,这咋也比金家园子村强。也是按照她的喜好布置的。
罗大舅摇手,“不用改,挺好。不过那床就算了,我还是住到你们这边前院门房里吧。还是大火炕好,睡着舒服。这段时间在老家,睡火炕,我这腰疼的老毛病,都没再犯了。烙一晚上,早起那个舒服。”
好嘛,给人尽量奔着港岛中产的水平装的套间,人家没相中,就看好大火炕了。
老太太也说,“到岁数了,体弱,怕冷,啥也没有火炕舒服。我也住前面火炕,正好两间,我们兄妹俩一人一间。等天暖和了,再回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