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叛军看来,对方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杀伤优势,无非是依靠那些强悍的远程攻击器械而已。
他们坚信,只要能够冲到近前,展开短兵相接的近战厮杀,就能够迅速击溃裴徽一方的人马。
因此,在叛军那震耳欲聋的进攻鼓声和号角声的鼓舞下,活着的叛军士兵对身边那些被射死、砸死或炸死的同伴视若无睹。
他们如同饿狼一般,嚎叫着不断向前冲锋,填补着前方的空缺,继续如狂风般向前猛冲。
不得不说,史思明在练兵和统兵打仗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才能,他堪称一代名将。
他麾下的军队也绝对称得上是精兵悍将,他们的勇猛和坚韧令人敬畏。
特别是在这连年的战火纷飞中,这些军队的作战意志坚如钢铁,其厮杀经验更是犹如久经沙场的老将一般。
他们在无数次的战斗中锤炼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卓越的战斗技巧,无论是面对怎样的敌人和战场环境,都能毫不畏惧地冲锋陷阵。
然而,他们今日所遭遇的这支军队,虽然表面上被称为义军,但实际上在裴徽的精心培育下,已经在战阵训练、指挥模式、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越了叛军。
比如说,此时只要叛军不冲到裴徽一方的步兵战阵之前,那么在裴徽一方连发快弩、巨型枪弩和巨型抛石机的远程射杀之下,叛军就如同被镰刀收割的稻草一般,迅速地出现死伤。
而且,这种伤亡的速度之快,简直超乎了史思明之前所经历过的所有战争。
就在这须臾之间,冲在最前面的第一排叛军骑兵已经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
而第二排的叛军骑兵也遭受了惨重的伤亡,近半的士兵都已经倒下。
最终,他们也被逼到了拒马之前,无法再继续前进。
看到这一幕,叛军骑兵们从史思明开始,都如释重负,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会遭遇一场惨烈的屠杀,但现在看来,似乎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他们的这种庆幸就如同昙花一现般短暂。
在裴徽一方的步兵战阵前方,拒马防御架宛如钢铁巨兽一般矗立着。
这架拒马防御架由无数根粗壮的拒马枪组成,每根拒马枪都高达数米,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如同林立的长枪,给人一种无法逾越的感觉。
这些拒马枪并非普通之物,每一根都需要两名士兵齐心协力才能抱住。
他们如同擎天之柱一般,稳稳地将拒马枪立在地上,严阵以待。
当叛军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时,这些士兵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拒马枪猛地向前刺出。
由于拒马枪过长,且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它们刺出的速度相对较慢。
然而,这并不影响它们的杀伤力。
因为这些拒马枪实在是太长太密了,叛军骑兵们根本无处可躲。
当第一排的叛军骑兵冲到近前时,他们惊恐地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
尽管他们拼命想要躲闪,但由于空间有限,根本无法避开那密密麻麻的拒马枪。
刹那间,惨叫声此起彼伏,冲到最前面的叛军骑兵们就像被收割的稻草一样,纷纷被刺中。
这些拒马长枪的枪尖堪称天工之城的杰作,锋利无比,坚硬无比。
叛军士兵身上的铠甲在它们面前如同薄纸一般脆弱,轻易地就被戳穿。
不仅如此,这些枪尖还会将叛军士兵的衣服卷入他们的躯干和内脏,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
即使有些叛军士兵没有当场殒命,也已经身受重伤,生命垂危。
然而,在剧痛的折磨下,他们并没有放弃抵抗,反而像困兽一般,将手中的兵器如雨点般向拒马防御架后的裴徽一方士兵扔去。
然后,他们在死亡的边缘或重伤的痛苦中,如溺水之人死死抓住救命稻草般,妄图让对面的裴徽一方士兵无法将拒马枪抽回,相当一部分叛军士兵的目的得逞,不少裴徽一方士兵未能将拒马枪抽回,无法进行第二次刺杀。
毫不夸张地讲,史思明麾下的这些叛军士兵们所展现出来的勇气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天工之城精心研制的拒马架却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
这些拒马架被粗壮的铁链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防线。
而且,它们还被砸钉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使得任何试图搬动它们的努力都变得徒劳无功。
可以说,这些拒马架对于骑兵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无论多么勇猛的骑兵,当他们面对这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时,最终都不得不无奈地停下脚步。
他们就像被束缚住翅膀的雄鹰,无法再自由翱翔,要么选择下马,要么只能等待后面的步兵用生命为他们开辟出一条道路。
“这……这是何等难缠的拒马架啊!”后方,史思明满脸惊愕地望着前方的战场,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他原本对这场战斗充满了信心,认为凭借自己麾下骑兵的强大冲击力,一定能够轻易地突破敌方防线。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