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三月一日这些主流电视台的狂欢刚刚结束。
三月二日开始,全美的主流纸媒也开始大篇幅的开始报道这部于2月29日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北美影坛。
它的出现,让其他电影瞬间黯然失色。
这部电影就像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通过扣人心弦的剧情,向我们阐述着关于希望、自由、友谊的深刻哲理。
它让我们看到,即使身处最黑暗的深渊,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一定能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
着名文学大师徐以其超凡的才华,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电影世界中的乌托邦,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这部电影不仅会打破票房纪录,更将打破我们对电影艺术的认知边界,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纽约时报》今日的头版完全被这部刚上映的影评所占据。
以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大篇幅的报道着这部正在上演的奇迹。
“当灯光亮起,影片落幕,我们却仍深陷在《肖申克的救赎》所营造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这是一部具有魔力的电影,它的魔力在于能够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
影片中安迪和瑞德之间那深厚的友谊,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我们心间。
安迪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更像是一把火炬,点燃了我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是电影艺术的瑰宝,是米国文化的骄傲,它将跨越国界,征服全世界观众的心灵!”
《洛圣都时报》在头版头条,同样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对《肖申克的救赎》的狂热赞誉。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本年度最伟大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米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它以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精神的坚韧与伟大。
在肖申克监狱这个看似绝望的地方,安迪用一把小小的锤子,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凿出了一条通往自由的通道,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越狱,更是精神上的突围。
这部电影让我们相信,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大的苦难,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救赎。
它是一部能够改变人生的电影,它的影响力将如同涟漪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扩散,激励着无数人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拥抱自由与希望!
很难想象,这部改编自同名书籍的电影,会取得究竟什么样的成果。
而这一切,全都是由着名文学大师徐为我们带来的。。。
在这里,我们呼吁,希望卡特能够为徐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比起原本卡特打算将这个全美最高荣誉批量授予约翰韦恩、弗兰克辛纳屈等影星的行为,更加能体现出这枚志高勋章的神圣性!”
同样,《华盛顿邮报》在其社论中也用激情澎湃语言,报道了这一切。
甚至在结尾的时候,再度批判了卡特前几天向国会提交了关于授予约翰韦恩、弗兰克辛纳屈总统自由勋章的提议。
当然,卡特的这个行为被公布后,当即就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于总统自由勋章开始变的娱乐化的批判。
大量的学者和媒体怒斥该行为,这是把国家最高荣誉变成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一时间搞得卡特焦头烂额。
只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当华盛顿邮报提出授予徐谨言这枚美利坚总统自由勋章这个话题时。
全美的各路媒体却瞬间改张更弦,似乎全都统一了口径一般表示,若卡特真的向国会提议将总统自由勋章授予徐谨言这一行为的话,绝对会将总统自由勋章的神圣性,拔高一个层次。
同时值得怀疑的是,还未拿到总统自由勋章的演员兼歌手弗兰克辛纳屈,是否会因此而感到羞愧。
至于说为什么不提约翰韦恩?
原因很简单,这位于1970年,曾获得过第42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奖项的演员,已经于去年,也就是1979年6月11日去世了。
同样,因为刚刚提交今年总统自由勋章的名单里有约翰韦恩、弗兰克辛纳屈,令所有人认为总统自由勋章的含金量大大下降。
此番行径足以堪比1972年,尼克松给自家爱犬金格颁发总统公民奖章(同类次级勋章),被媒体嘲讽“白宫沦为狗舍”那样,同样恶劣。
作为着名的文学大师徐,很有可能会因为不愿与约翰韦恩、弗兰克辛纳屈为伍,而拒绝授勋。
而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这枚总统自由勋章,还没有过授予外国人记录。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这枚代表着美利坚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授予徐谨言有什么不妥。
甚至不少人认为徐谨言会拒绝与约翰韦恩、弗兰克辛纳屈同时领取这枚勋章。
一时间,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的热度就莫名其妙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成了全民热议徐谨言是否会愿意领取勋章。
“所以,如果卡特真的提议为你授勋。
你到底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
伯克利,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