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他们背靠华纳,有大量的好莱坞资源渠道可以调用。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他们一直秉承着大投资、大制作的理念。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电影的标准和要求去拍电视剧。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早在77年,一部名为《根》的电视迷你剧,就是采用了35毫米的电影胶卷拍摄的。
剧中大量战争、历史场景的拍摄动用了电影团队,后期制作也遵循电影工业标准,甚至在影院进行了小规模放映。
该剧创下美国电视史上最高收视纪录,被视为电视剧电影化的首创者。
第二部就是81年的《山街蓝调》。
该剧同样使用了 35 毫米胶片拍摄,画面质感与同期电影无异,并通过快速剪辑和自然主义表演重塑了电视剧的美学标准。
第二年,该剧因此获得 26 项艾美奖,被纽约时报称为电视剧的电影革命。
也就是说,其实徐谨言的这个要求,并不是首创。
包括莫瑞也正是看到了根的迷你电视剧和其火爆的收视率,才会有如此激进的想法和理念。
只是因为使用电影的标准和要求,相应带来的成本太过高昂,所以即便是在米国,也没有被大规模推开。
即便是hbo,也是在99年拍摄黑道家族的时候,才彻底采用了这个标准。
包括大家都极为熟知的兄弟连,在01年上映时,很多人也是冲着斯皮尔伯格监制的名头去看的。
也正是因为斯皮尔伯格的参与,让这部剧第一集就吸引了一千万观众的订阅。
要知道,当初hbo的订阅观众也仅有三千五百万。
也就是说,几乎每三个观众,就有一人订阅了这部剧。
当然,整体而言,兄弟连在米国并不如黑道家族那么火爆,却也为hbo带来了上百万的新增订阅。
至于后续的dvd销售数量和版权销售,就更不用提了,早就赚的盆满钵满。
与之相应的,是单集上千万刀的制作费用,是同期其他电视剧制作成本三倍以上。
很明显,伦纳德戈德曼并没有这个觉悟。
依旧是那种传统的思想。
或者说,依旧是那种老派的资本家思想。
想用更少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而伦纳德让丹尼尔带着拷贝来找自己,也可能是他敏锐的嗅觉,让他看到了这部剧目前呈现出来的效果,无法达到他的预期而已。
至于说现在再让他更弦改张重新投入更多的预算,再去找更专业的人来重新制作。
呵呵!
跟痴心妄想没什么区别了。
“嘿,徐。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只是一部电视剧而已。
我们没必要上升到电影的程度吧?”
马上,电话那边的伦纳德就有些慌了。
“你说得对,是我太过于苛求了。
毕竟,我之前的作品全都是电影,你的想法是对的。
哦,你要的曲子我已经写出来两首,歌手也找好了,正在练习。
想来很快就会把小样发给你。
这件事就这么说吧,我最近挺忙的,按照你的想法来就好了。”
说完,徐谨言就挂掉了电话。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结,避免自我感动。
既然劝不动,徐谨言还何必去要碰一头包呢?
更何况,snn成立之后,注定也是要跟abc成为竞争对手。
既然他们不采用自己的意见,那就随他们去好了。
“好了,先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