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京里来了洋人的事也迅速传开。
此事,他们早就写了奏折禀报了皇上。
皇上也安排了人在使馆等着他们。
因为他们夫妻为了带这些洋人回京,一路上走得稍慢了些。
而余蕴之父子提前十天就已经回京,并向皇上述职。
回到王府的夫妻俩,看到三个孩子等在大门口。
两人都激动地跳下马。
“大宝,二宝,三宝。”余元筝几步跨上台阶,把孩子们拥进怀里。
他们夫妻这一走又是三个多月时间没见到孩子。
眼看着孩子们就要四岁了。而这四年来,她就离京几次。
真是太对不起他们。余元筝心里酸涩不已。
“娘亲!我好想你。”孩子们个个都伸出自己的小手把娘亲拥住。
上官子棋上前来,二话不说,就提起三宝抱到怀里。
“三宝,想不想爹爹?”上官子棋在孩子脸上亲了一口。
“哼,不想,爹爹都不爱三宝了。这么久不回来不说,从来都不给我们写信。”
“呃。”
这话把上官子棋难住。
他们夫妻确实没给孩子们写过信,而是只写给母妃,问候孩子们。
“哼,难道爹爹和娘亲不知道我们都认识字了吗?”三宝越说越委屈。
眼见着眼泪就出来了。
“是爹爹和娘亲不好,爹爹道歉。以后如果我们再出远门,一定给你们写信。”上官子棋保证道。
“那你不能骗我,一定要记得。”听了爹爹的保证,三宝才露出笑容,但脸上还挂着眼泪。
“妹妹,不许哭,哭是懦弱的表现。”大宝一副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教训妹妹。
三宝立刻把眼泪一擦:“谁说我哭了,是风吹了沙到我眼睛里。”
“对,对,对,三宝怎么会哭,三宝长大了是要做女侠的姑娘。”余元筝立刻支持闺女的说法。
“娘亲,抱。”二宝弱弱的扯了扯余元筝的衣摆。
余元筝就没夫君那么生猛了,蹲下身,把二宝抱起来。
可是还有一个儿子,她现在就没办法。
都快三十斤一个,同时抱两个,她真做不到。
大宝自己会做选择,往上官子棋身上一跳。
上官子棋稳稳地接住,并一甩高,再一接,正好坐到他胳膊上。
看来他们父子这种游戏做了多次,很有默契。
一家五口来到主院,王妃早就等着了。
“见过母妃。”
“你们可算回来了。你们不知道,三个孩子知道你们今天要回来,要不是我说你们要下午才到,他们早上都不想去金家上课。
然后中午早早就回来了,问了好几次,你们什么时候到,最后在院里待不住,非要到王府大门口等着。要第一时间看到你们。”王妃笑着说道。
这话引得余元筝狠狠亲了几下怀里的二宝。
“在家有没有好好听祖母的话?”余元筝问道。
“孩子们都乖得很。大宝和二宝有一次看到你们父王在院子里练剑,居然很感兴趣,要求跟着学剑法。”
“哇,这么小就想学了?”余元筝惊叹孩子的早熟。
“娘亲,我长大了要比爹爹厉害的,不然怎么保护娘亲和妹妹。”大宝很有理想。
“不是有你们爹爹保护娘亲吗?”余元筝故意为难一下大宝。
“等我长大时,爹爹都老了,哪里还提得动剑。”大宝鄙夷地看了一眼还没老的爹爹。
这话“扎心”得让人哭笑不得。
而就在这时,李大管家匆匆来报,宫里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