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香坞内的欢声笑语还在继续,而太医院中,一场无声的变革却悄然拉开帷幕。
云鹤虽掌管太医院时日尚短,但他早已将院内大小事务摸得透彻。
太医院内,几位资历颇深的太医对这位年轻的院正并不服气,总觉得他不过是靠楚容朝宠信才得此高位。
一日,太医院收治了一位急症宫女,此人高热不退,浑身抽搐,气息微弱。
几位太医轮番诊治,开了几剂药下去,病情却毫无起色,反而愈发严重。
消息传到云鹤耳中,他放下手中正在研究的医书,快步走向病房。
“云院正,您可算来了,这病人实在棘手,我们想尽办法也不见好转。”一位太医见到云鹤,虽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情愿,但还是主动让开位置。
云鹤微微颔首,上前仔细查看病人的面色、舌苔,又为其把脉,神色凝重。
“病人这是温毒内陷,邪热炽盛,之前的药方过于温补,反而助长了邪热。”云鹤目光扫过几位太医,缓缓说道。
“需用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之法,我开个方子,立刻去抓药。”说着,他提笔写下几味药材,字迹工整有力。
有太医面露怀疑之色:“云院正,这方子中的犀角用量是不是太大了些,万一”
“但用无妨,我自有分寸。”云鹤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药煎好后,众人小心翼翼地给病人喂下。
不出半个时辰,病人抽搐的症状竟渐渐减轻,高热也有所缓解。
几位太医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与佩服。
“云院正医术果然高明,我等佩服。”先前质疑的太医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诚恳。
此事过后,云鹤在太医院的威望渐渐树立起来,但他并未因此自满。
他深知太医院作为宫中重要机构,责任重大,于是开始着手改革太医院的一些陈规陋习。
他建立了详细的病例记录制度,要求每位太医将经手的病人病情、诊断过程、用药情况都详细记录下来,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起初,许多太医对此颇有怨言,觉得这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但云鹤亲自示范,耐心解释这样做对医术提升和经验积累的好处。
云鹤还在太医院内设立了医术交流讲堂,每月定期组织太医们一起探讨疑难病症,分享行医经验。
他自己也会精心准备课题,从经典医籍解读到临床案例分析,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一日,讲堂上,一位太医提出了一个关于产后风的疑难问题。
云鹤沉思片刻,从病理病机到治疗方法,再结合自己以往的治疗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产后风多因气血亏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治疗时既要养血益气,又要祛风通络,但用药需谨慎,不可过于辛散”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经络图,详细标注穴位和用药要点。
台下的太医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有人提出疑问,云鹤都一一耐心解答。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可众人仍沉浸在学术探讨的热烈氛围中。
在药材管理方面,云鹤也进行了严格整顿。
他亲自到药房检查药材质量,对一些以次充好、存放不当的药材坚决予以更换或处理。
他还制定了新的药材采购标准和验收流程,确保宫中所用药材的品质。
“这味黄芪,颜色暗淡,质地绵软,明显是存放过久,药效大打折扣,立即退回。”云鹤拿着药材,对负责采购的官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