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电力驱动的抽水机日夜运转,迅速排干了积水。百姓们看着亮起的电灯,纷纷跪地叩拜,称其为"神灯"。一位老妇人拉着李文远的手,老泪纵横:"多亏了你们,我们家的房子才保住了,孙子也不用挨饿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民间受此启发,各种电力发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苏州的机户发明了电力织机,效率提升十倍,丝绸产量大增,远销海外;景德镇的窑工研制出电力制陶轮,烧制出前所未有的精美瓷器,引得万国来朝;商人利用电力开设"电光茶馆""电音戏院",吸引无数人围观,城市的夜晚变得热闹非凡。】
【曾经坚决反对的郑以伟,站在安装着电传器的礼部衙门,看着瞬间传来的各地奏章,感慨万千:"老夫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却不及这小小"电"字,能让天下如此通达……"】
【而此时的朱由检,站在紫禁城之巅,俯瞰着京城中亮起的点点灯光,心中满是自豪。这场对电力的探索,不仅解决了军政难题,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流所到之处,商贾繁荣,民生安乐,大明王朝在"电"的助力下,正向着前所未有的高度迈进。曾经的质疑与反对,如今都化作了推动时代进步的动力,而朱由检也将以"电"为笔,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洪武位面
朱元璋将被贼寇焚毁的军报摔在地上,抽出佩刀削断案头铜烛台:“当年渡江靠木筏,现在连个消息都传不利索?徐达,把钦天监的星象官都抓来,让他们给老子从天上摘闪电!”
刘伯温捡起断裂的铜枝,在沙盘上画出八卦阵图:“陛下,《淮南子》有云‘阴阳相薄为雷’。需在金陵城四角铸雷公像,再以童男童女血祭,方能引电入器。”
徐达摩挲着腰间虎符,盯着冒烟的烛芯:“等咱的电传器成了,每个卫所配十台!看鞑子还怎么偷摸行军!”
常遇春拍案大笑:“老朱,以后咱发军令不用飞鸽传书,直接用电雷劈他们屁股!”
永乐位面
朱棣将电传器图纸压在《郑和航海图》上,烛火映得眼眸通红:“郑和!你下次下西洋,务必带回南洋的雷石!朕要让这电火照亮四海!”
郑和展开航海日志,郑重记下:“臣遵旨!若将电传器装于宝船,遇风暴可瞬间求援!”
解缙推了推歪斜的眼镜,挥毫疾书:“陛下此举当入《永乐大典》‘神工篇’!‘电驰万里惊寰宇,光破重洋耀九天’,妙哉!”
姚广孝轻抚佛珠,望着图纸摇头:“电乃天劫之力,需在器身篆刻《心经》,借佛法镇住雷霆之怒。”
宣德位面
朱瞻基趴在电灯泡模型上,用蛐蛐草戳动钨丝:“杨爱卿,朕的蛐蛐斗场要是挂满电灯笼,是不是比元宵灯会还热闹?先给朕的御花园装十盏!”
杨士奇扶着老花镜,愁眉苦脸:“陛下,炼铜制线需耗费大量黄铜,恐影响铸钱。臣建议先用琉璃仿制电灯泡。”
于谦捧着水灾急报,急得额头冒汗:“山东运河决堤!若有电传器,消息可瞬息抵达,百姓或能少受些灾!”
杨溥对着算盘直叹气:“单台电传器造价千两白银…陛下,要不号召藩王众筹?就说捐电者可入《光明功德簿》。”
嘉靖位面
朱厚熜转动着玉扳指,问严嵩:“严卿,龙虎山道士说电是雷公法相,这电传器能否用来沟通天界?”
严嵩躬身赔笑:“陛下圣明!臣即刻让道士在器身刻满雷部符文,定能上达天听!”
戚继光从蓟州送来密信:“末将建议改造电传器,加装电火雷,夜间遇敌可瞬间照明并发动攻击!”
胡宗宪盯着海防图,在舟山岛画圈:“东南贼寇神出鬼没,若沿海设电传站,可织就天罗地网!”
隆庆位面
朱载坖敲着造价奏折,问张居正:“张先生,这么烧钱的玩意儿,如何既能通传又能生利?”
张居正展开《电政新规》:“陛下,可推行‘电传股份制’,商贾出资建线路,以讯息收费;再设‘电光广告位’,照亮夜市生财。”
高拱拍案而起:“哪个言官敢说‘电扰阴阳’,就让他去摸电门试试!军情瞬息万变,岂容空话误国!”
王崇古从边关快马送来捷报:“俺答汗愿以良马换电传技术!恳请速派工匠!”
正德位面
朱厚照一脚跨上电传器样机,扯着嗓子对江彬喊:“走!跟朕去宣府!让鞑靼人瞧瞧咱们的‘闪电传讯术’!”转头又对李东阳挑眉,“先生不是总说‘文能安邦’?这电火要是玩明白了,比你写十篇《平胡颂》都管用!”
李东阳扶着官帽,颤巍巍道:“陛下,《礼记》有云‘奇技淫巧,君子不齿’……”话未说完,朱厚照已抓起导线甩过去:“少啰嗦!你去把钦天监的浑天仪拆了,看看能不能磨成导电的珠子!”
江彬抽出佩刀削铁如泥:“末将建议在电传器上装机关弩,敌人敢靠近就电他个浑身冒烟!”
王阳明蹲在地上画电路图,头也不抬:“此乃格物致知之妙,若能参透电火本质,或可悟出‘知行合一’新解。”
朱厚照突然拍手大笑:“好!把豹房改成积电工坊,朕要亲自当监工!谁先让这铁疙瘩传出消息,赏他同吃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