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点点头:“嗯,这个穴位不错,以后我上火了就靠它了!”
歧伯继续介绍:“再往上啊,咱们就到了太溪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内踝后方,跟腱与内踝尖之间的凹陷处。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原穴,能补肾益气、通调水道。陛下啊,您要是觉得腰膝酸软啊、尿频尿急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这个穴位更实用!我以后得多按按!”
歧伯笑了笑:“还没完呢!咱们继续往上,就到了复溜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的地方。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能补肾益阴、利水消肿。陛下啊,您要是哪天水肿了,比如眼皮肿啊、下肢肿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消肿的作用。”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歧伯啊,你这穴位介绍得真是全面啊!我感觉自己都快成中医大师了!”
歧伯也笑了:“陛下过誉了!咱们继续啊!接下来是阴谷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大腿内侧,屈膝的时候,在腘窝内侧横纹头上,半腱肌、半膜肌止点的地方。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合穴,能益肾调经、清热利湿。陛下啊,您要是觉得月经不调啊、白带异常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调理的作用。”
黄帝一听,有点尴尬:“咳咳……这个穴位嘛,我虽然用不上,但可以给后宫的嫔妃们推荐推荐!”
歧伯点了点头:“没错!咱们中医的穴位啊,男女老少都能用!接下来是大钟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络穴,能益肾平喘、调理二便。陛下啊,您要是觉得气喘啊、便秘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这个穴位也实用!我记下了!”
歧伯接着说:“然后啊,咱们就到了水泉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郄穴,能活血通经、清热凉血。陛下啊,您要是哪天痛经啊、出血不止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
黄帝一听,有点惊讶:“哦?这个穴位还能治痛经?那以后可得让嫔妃们都知道!”
歧伯笑了笑:“当然了!咱们中医的穴位啊,那可都是宝贝!接下来是照海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它可是咱们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跷脉,能滋阴清热、调经止痛。陛下啊,您要是觉得失眠啊、咽喉干燥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安神利咽的作用。”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这个穴位好!我以后失眠了就靠它了!”
歧伯点了点头:“还没完呢!咱们继续啊!接下来是交信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阴维脉郄穴,能调经止痛、涩精止带。陛下啊,您要是觉得遗精啊、白带过多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调理的作用。”
黄帝一听,有点不好意思:“咳咳……这个穴位嘛……我还是先记下再说吧!”
歧伯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到了筑宾穴:“接下来是筑宾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阴维脉交会穴,能调理下焦、清热利湿、化痰祛瘀。陛下啊,您要是觉得小便不利啊、痰多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这个穴位也不错!我记下了!”
歧伯接着说:“然后啊,咱们就到了横骨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能温阳散寒、调理冲任。陛下啊,您要是觉得小腹冷痛啊、痛经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这个穴位也好!我以后可以让嫔妃们都试试!”
歧伯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到了大赫穴:“接下来是大赫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能温补肾阳、调理冲任。陛下啊,您要是觉得阳痿啊、遗精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调理的作用。”
黄帝一听,有点尴尬:“咳咳……这个穴位嘛……我还是先记下再说吧!”
歧伯没在意黄帝的尴尬,继续介绍气穴:“然后啊,咱们就到了气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能调理下焦、益气固脱。陛下啊,您要是觉得遗尿啊、脱肛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嗯!这个穴位也实用!我记下了!”
歧伯接着说:“接下来是四满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能温阳散寒、调理气血。陛下啊,您要是觉得小腹冷痛啊、月经不调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调理的作用。”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这个穴位也好!我以后可以让后宫的嫔妃们都试试!”
歧伯笑了笑,继续介绍中注穴:“然后是中注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能调理下焦、活血化瘀。陛下啊,您要是觉得腰痛啊、痛经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黄帝一听,满意地点点头:“嗯!这个穴位也不错!我记下了!”
歧伯最后介绍了肓俞穴:“最后是肓俞穴,这个穴位在咱们的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它可是咱们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能调理肠胃、温阳散寒。陛下啊,您要是觉得胃痛啊、腹痛啊,按按这个穴位,就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歧伯啊!你今天真是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医课啊!我以后一定多按按这些穴位,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