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篇第十(十四)
话说有一天,雷公这位中医界的“十万个为什么”又来找黄帝请教问题了。他一脸好奇地问:“黄帝啊,我这心里头有个痒痒挠,就想问问,那个足厥阴之别的道理,您能给我讲讲不?”
黄帝一听,心里头那个乐啊,心想这雷公还真是好学不倦呢。于是,他慢悠悠地开口了:“雷公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足厥阴之别,咱们中医里给它起了个文雅的名字,叫蠡沟。听着就像是小溪潺潺流过蠡壳(一种贝类)的缝隙,是不是挺有诗意的?”
雷公一听,眼睛一亮:“哎哟喂,这名字还真有味道!那它具体在啥位置呢?”
黄帝微微一笑,继续说:“这蠡沟穴啊,它就藏在咱们脚上内踝那儿,往上量五寸的地方。你可别小看这五寸,它可是连接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秘密通道呢!就像是一条隐形的高速公路,让气血在两条经络之间自由穿梭。”
雷公一听,来了精神:“哎呀,这么说来,这蠡沟穴还是个交通枢纽呢!那它有啥特别的作用吗?”
黄帝点了点头:“作用可大了去了!这蠡沟穴啊,它不光能疏通肝经和胆经的气血,还能治疗一些让人头疼的毛病。比如说啊,有的人气不顺,肝气郁结,这蠡沟穴就能帮他把这股闷气给疏散开来。要不然啊,这股气堵在那儿,就像高速公路上堵了车,你说难受不难受?”
雷公一听,哈哈大笑:“您这比喻真是太形象了!那要是堵得厉害了,会出啥问题呢?”
黄帝神色一凝:“堵得厉害了啊,问题可就不小了。比如说,有的人会睾丸肿胀,突然得上疝气,疼得死去活来的。这就是因为气血堵在蠡沟穴这儿,下不去也上不来,只能在那儿干着急。所以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疏通,把这股气血给引导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雷公一听,眉头一皱:“哎哟,这听起来可真够遭罪的!那要是蠡沟穴这儿太‘实’了或者太‘虚’了,又会咋样呢?”
黄帝耐心地解释:“太‘实’了啊,就好比这条高速公路上车太多了,挤得满满当当的,那人的那个地方啊,就会挺得老高,你说尴尬不尴尬?而太‘虚’了呢,就好比这条路上车太少了,冷冷清清的,那地方就会突然痒得要命,让人忍不住想去挠挠。所以啊,咱们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这条路上的车流量,也就是气血的流动。”
雷公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哎呀妈呀,这蠡沟穴还真是厉害!那要是想调理它,该咋整呢?”
黄帝微微一笑:“调理它啊,其实也不难。你就找到内踝往上五寸的那个地方,轻轻一按,如果感觉到酸酸胀胀的,那就是找对地方了。然后啊,你可以用针灸的方法,刺激一下这个穴位,让气血流通起来。当然了,你要是怕针,也可以用按摩或者艾灸的方法,效果也是一样的。”
雷公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看来我这以后得多按按这蠡沟穴,免得自己也得上那些尴尬的毛病。”
黄帝老师一听,哈哈大笑:“雷公啊,你这学习态度可真是没得说!不过啊,记得要适度哦,别按得太过火了,免得自己受不了。”
说到这里啊,咱们也得插一嘴。这蠡沟穴啊,可真是个宝藏穴位。它不光能治疗疝气、睾丸肿胀这些让人头疼的毛病,还能调理月经不调、带下这些妇科问题呢。所以啊,女性朋友也别忘了多关爱一下自己的蠡沟穴哦!
有一天,雷公这老兄,一脸好奇地凑到了黄帝跟前,眨巴着眼睛问:“黄帝,我有个问题憋心里好久了,就是想知道那个任脉之别的道理,您能给我讲讲不?”黄帝一听,哈哈一笑,心想这雷公还真是好学,便慢悠悠地开了口。
“雷公啊,你这问题问得好!任脉之别,那可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咱们中医里管它叫‘尾翳’。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兮兮的?其实啊,它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秘密通道,连接着任脉和其他经络,起着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大作用呢!”
黄帝顿了顿,看雷公听得入迷,便继续往下说:“这尾翳啊,它从哪儿开始呢?嘿,就是从咱们胸口那块软骨——鸠尾穴那儿开始。你想象一下,鸠尾穴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小门,尾翳就是从那扇门里溜出来的一条小路。这条路可不简单,它一路往下走,散布在咱们的肚子上,就像是给肚子披上了一层隐形的气血外衣。”
“那这层‘气血外衣’有啥用呢?”雷公迫不及待地问。黄帝微微一笑,说:“作用可大了去了!要是尾翳里的气血太足了,也就是‘实则’,那肚子上的皮就会觉得疼,就像是被针扎了一样。为啥呢?因为气血太多了,堵在那儿出不去了嘛!反过来,要是尾翳里的气血不足,也就是‘虚则’,那肚子就会觉得痒痒的,老想挠一挠。这种感觉,就像是肚子上爬满了小蚂蚁,让你忍不住想去抓一抓。”
雷公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说:“哇,原来尾翳这么神奇啊!那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咱们该怎么办呢?”黄帝捋了捋胡子,说:“简单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哪儿不舒服就治哪儿。尾翳出问题,咱们就找它的‘所别之处’,也就是它跟任脉连接的那个关键点。在这个点上扎上一针,就像是给气血开了个小窗,让它流通起来,肚子也就不疼不痒了。”
“说到这儿啊,我还得给你普及一下鸠尾穴的具体位置。”黄帝说着,比划了起来,“鸠尾穴就在咱们胸口正中央,往下摸,摸到那块软骨的末端,就是它了。这个穴位啊,可是个‘宝藏穴位’,不仅能治肚子上的毛病,还能调理心肺、安神定志呢!不过啊,扎针这事儿可得找专业人士来干,咱们自己可别轻易尝试哦!”
雷公听得连连点头,心里暗自佩服黄帝的博学多才。突然,他眉头一皱,说:“黄帝,我有个疑问啊,这尾翳既然这么重要,那咱们平时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它出问题呢?”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当然有啦!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也就是提前预防。要想尾翳不出问题,你就得好好保养身体,别老是熬夜、吃垃圾食品啥的。还有啊,多练练气功、打打太极,让气血运行得顺畅一些,尾翳自然也就没问题啦!”
雷公这位中医界的“十万个为什么”又按捺不住好奇心,蹦跶到黄帝面前,一脸求知欲地问:“黄帝大,我听说督脉里藏了个秘密通道,名叫‘督脉之别’,这到底是咋回事儿?能给我说道说道吗?”
黄帝一听,哈哈一笑,心想:这家伙又来对中医理论开垦新大陆了。于是,黄帝清了清嗓子,开启了“中医小课堂”模式:“雷公啊,你这问题问得好!督脉之别,那可是中医经络学里的一条隐藏版‘高速路’,官方名称叫做‘长强穴’的别络。咱们不妨把它想象成一条超级英雄的秘密通道,连接着身体的能量总站——督脉,与身体的各个角落。”
“这条‘高速路’从哪里开始呢?它就藏在咱们的尾骨尖端下,那里有个穴位,正是‘长强穴’。可别小看这个地方,它可是督脉与任脉交汇的‘十字路口’,能量巨大。想象一下,你从尾骨那儿,就像坐上一辆隐形飞车,沿着脊椎两侧,‘嗖’地一下往上冲,直接穿越到后脑勺,再四散开来,覆盖整个头顶,感觉就像是头顶戴了一顶无形的能量帽。”
“但这还没完呢,咱们的‘飞车’在到达头顶后,还会玩一把‘高空跳伞’,沿着肩膀两侧,也就是肩胛骨附近,优雅地滑翔下来,最后悄悄溜进膀胱经——也就是中医说的‘太阳经’。这样一来,督脉之别就像是搭建了一座桥梁,让督脉与膀胱经实现了能量共享,是不是很酷?”
雷公听得眼睛直放光,连连点头:“哇塞,这简直就是人体内的‘星际穿越’啊!那这条通道要是出问题,会怎么样呢?”
黄帝微微一笑,继续讲解:“没错,这条通道虽然隐蔽,但作用可不小。如果它能量过剩,也就是‘实则脊强’,你就会感觉到脊梁骨硬邦邦的,像装了钢筋一样,弯个腰都得费老劲。相反,如果它能量不足,‘虚则头重’,你就会觉得头像被灌了铅,整天晕乎乎的,走路都像喝醉酒的大汉,摇摇摆摆,恨不得找个枕头随时倒头就睡。”
“更有趣的是,这条通道要是堵了,你还会发现自己老爱摇头晃脑,就像被安装了自动摇摆装置,根本停不下来。这其实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信号,说:‘嘿,哥们儿,督脉之别那儿有点堵,快来疏通一下!’”
雷公一听,乐不可支:“哈哈,这么说来,督脉之别还是个‘摇头报警器’呢!那要怎么疏通呢?”
黄帝摸了摸下巴,故作神秘地说:“疏通嘛,自然得找对穴位。既然问题出在督脉之别,咱们就从‘长强穴’下手。这个位置,你趴在床上,让朋友帮你找找尾骨最下端,那里就是‘长强穴’的藏身之处。轻轻按摩或者针灸这里,就像是给这条秘密通道加油打气,让能量流动起来,脊背自然就柔软了,头也不晕了,走路也能带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