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明成身下的这辆霞飞坦克还被特别改装过,安装了大型天线和大功率电台,专门作为他的指挥车。
那根高高竖立的天线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确保李明成随时能够指挥到整个战斗群,并跟后方坐镇的总指挥部取得联系。
与安民军装甲部队同步完成备战的,还有摩托化步兵营。
他们全部登上了山猫突击车,这款临时研制的的应急载具在大平原上的机动性已经被解放勃固的战役所证明,而现在,他们将在南亚战场再次大展身手。
所有坦克已经热车完毕,盖着的伪装网也被去除,考虑到这次的敌人是约翰人,他们的装甲载具数量比鬼子更多,李明成特意下令各车提高了备弹中穿甲弹的比例。
所有的摩托化步兵也都额外携带了最新下发的rpg,这款形似汉斯铁拳,又有点像历史上毛熊的rpg-2的一次性筒子如今是安民军所有步兵的新进宠儿。
换上破甲弹头上能射坦克;换上人员杀伤破片弹头下能打人。
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好物,被安民军军中戏称为步兵的贴身炮兵。
直属的炮兵支援力量也已经就位。
6辆m44型155mm自行榴弹炮分散在阵地后方,粗大的炮口高高扬起,随时准备伴随突击的部队,向前沿倾泻火力。
虽然其指挥官只是个炮兵上尉,按资历无法与营长们并列请示,但他依旧留在自己的指挥车上,等待着李明成的命令。
“报告长官,全体部队已经准备完毕。”
两名装甲营的营长与摩托化步兵营的营长同时站在李明成的指挥车前,三位少校一同立正敬礼。
其中一人沉稳地补充道:“友邻炮兵将在11:10开火,清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拒马和敌方前沿阵地,请您下命令吧!”
李明成整理了一下头上的软帽,抬手敬礼回礼,动作干脆利落。
他低头看了眼腕表,时针已经指向11:05,战斗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很好。炮一响,我们就出发。”
三名营长站得笔直,等待他的下一步指示。
李明成盯着手下的军官们,语速不快,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突破一线阵地后,不要恋战。扩大突破口的任务交给后面跟上来的步兵兄弟。咱们的任务,是沿着公路一路北进,冲进敌纵深,然后向东突破,直抵哈达河,包他一个大饺子!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包他一个大饺子!”三名少校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之后那名摩托化步兵营的营长还是带着些不确定的语气问道:“那左翼的哈维山那头沿海的那些昂撒佬咱们就不管了吗?”
李明成轻轻一哼,地图(图)立刻浮现在脑海中:“那是友邻部队的任务。哈维山那边的敌人和咱们隔着整座山脉,暂时不是我们的目标。用不着操心。”
“现在,各自回到你们的指挥岗位上去吧。”
-----
几分钟后,震耳欲聋的炮击从李明成身后响起,整个地面都仿佛震颤起来。
白明辉手里直属的一个105mm炮团、一个155mm炮团,还有毛熊抵账用的半个喀秋莎火箭炮炮团一齐开火。
下一瞬间,装甲部队的进攻道路上,一发又一发的大口径榴弹夹杂着火箭弹接连落下,瞬间掀起一片火光与硝烟。
紧接着,猛烈的气浪翻腾而起,大片泥土和残骸被掀向天空,安民军的炮火撕裂了战场,冲击波卷过整片地域。
无论是埋设的地雷,还是架设的铁丝网、拒马,都无法在这样的炮火中幸存下来。
“坦克,进攻!”李明成猛地抬手,右拳挥下,声音通过喉部通话器,传向整个装甲部队。
前方的坦克立即行动,履带咆哮着碾碎地面,发动机全速轰鸣,排气管喷出浓烈的烟雾。
李明成的m24霞飞指挥车也迅速启动,驾驶员一脚踩下油门,坦克猛然一震,履带啮合着泥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冲去。
车身上的天线和露出半个身子的李明成,都在惯性的作用下微微晃动。
无线电中,各营长纷纷报告:
“装 134 营明白!”“装 138 营明白!”“摩步 129 营出发!”
这辆m24的驾驶员立刻挂上前进档位,李明成只觉得身体一颤,接着身下的坦克就猛的窜了出去。
虽然只有两个装甲营外加一个摩托化营,但在炮火轰鸣和引擎狂啸的衬托下,整个装甲部队犹如一股洪流般向前推进。
滚滚浓烟与尘土在履带和轮胎的碾压下腾起,大地震颤,千军万马奔腾的景象,展现在这片南亚战场之上。
这支装甲突击力量摆出了标准的楔形进攻队形,有着高穿深的76mm长管炮的谢尔曼在正中央打头。
这款高初速火炮弹道平直,易于瞄准,在使用m62型风帽被帽穿甲弹时,可以在1500m距离上击穿105mm匀质钢装甲,是白鹰专门针对汉斯虎式重型坦克研发的利器。
而李明成将他们摆在最前面,就是专门要在远距离上猎杀敌军的装甲目标。
而在他们后边的则是75mm短管炮的谢尔曼,两翼则是机动性更佳的m24霞飞,不仅负责守卫侧翼,还要在关键时刻,凭借高速和机动优势迂回侧击,打击敌军阵地。
装甲力量的前方是搭载着m2hb重机枪或是105mm无后坐力炮的支援型山猫车,负责进行火力侦查,提前清理可能隐藏的敌军阵地。
在他们的后边则是搭载步兵,伴随前进的运输型山猫车,这些步兵将在战斗展开后迅速下车,清理敌方残余火力点,确保突击队形不会受到干扰。
(发动机马力较小,初代山猫车带重武器和弹药就不能运兵,反之亦然)
------
约翰第36步兵师的前线观察哨里,上等兵保罗无聊地靠在掩体后,百无聊赖地看着远方的灰色地平线。
这位来自约克港的新兵已经在这里待了有一会儿了,整个前线一片沉寂,仿佛战争离他们很远。
友邻的第50装甲旅早就放松警惕,临近中午,士兵们甚至有人开始进餐了,偶尔保罗还能听到后方战壕里传来的口琴声。
突然,保罗感到脚下的泥土在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