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神兽组成的星象大阵,刚好对应一年四季,预示着人类春耕秋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最令曹嘉宁感到新奇的,是铜镜最内环。
内环,并没有外部价值不菲的镶嵌物,也没有精美的纹饰,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旋钮。
曹嘉宁双脚微微用力,一跃而起,将挂在半空中的铜镜摘下,轻轻转动中央的旋钮。
顿时,铜镜内部,传来一阵极其复杂的齿轮转动声。
随着一阵“咔咔咔”的响动,齿轮中央位置的28星宿、四神星象大阵,按照天体运行规律,井然有序的转动起来。
看着手中的西王母铜镜,曹嘉宁双眼闪闪发光,心中升起一种难以形容的兴奋之情。
这枚西王母铜镜,乃是华夏上古时期的文明之物。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的人类刚刚开始冶炼金属,从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
目前,国内各大博物馆中,有关这个时期的文明,大都是比较简陋的陶器、玉猪龙这种简单的玉器,青铜器非常少见。
而曹嘉宁手中的西王母铜镜,不仅精美绝伦,同时还关乎到星相学。
这说明,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研究天文形象。
当时的华夏先祖,已经有地心说/日心说、一年四季、28星宿、24节气,一年365天,这些概念。
这枚西王母青铜镜,不仅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同时,对研究人类早期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它的价值,丝毫不弱于空间中的华夏九鼎。
曹嘉宁轻轻抚摸手中的西王母铜镜,像是抚摸易损物品一样,生怕不小心将其弄坏。
“你可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一旦出现在外界,会引来许多历史学家和相关学者。”
“说不定,还有很多外国科考人员,前来观摩,我可得小心对待。”
“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用在你身上最为合适!”
曹嘉宁早就得到西王母铜镜仿品,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正品。
如今,真正的西王母铜镜到手,也算是了却他一桩心愿。
他仔细观摩一番后,才小心翼翼的将其收入空间,与空间内的传国玉玺、青州鼎放在一个小空间中。
处理完西王母铜镜,曹嘉宁迈着大步,来到正中央的三尊铜鼎跟前,仔细观察。
他有些不解的挠了挠后脑勺,小声嘀咕道:为什么是三尊青铜鼎?
“有一尊是从热河双塔山搬过来的,再加上大兴安岭龙脉原本有的一尊,应该是2尊才对。”
“为什么是三尊?”
“咦,这几尊青铜鼎外围的山河图案,好像有所关联!”
因为华夏九鼎款式不一,有四方鼎,也有三足圆腹鼎,鼎身绘画的山川图案也不一样。
所以,曹嘉宁的心思,主要放在青铜鼎的数量之上。
按照之前得到的线索,耶律楚材将热河市双塔山下的青铜鼎,转移到大兴安岭龙脉中。
按理来说,这里应该有2尊青铜鼎才对。
可是,这里却有3尊青铜鼎。
虽然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但这可是华夏九鼎,每一件都是极其珍贵的镇国神器,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多出来一件呢?
不经意间,曹嘉宁的视线在3尊青铜鼎外的山川、河流上略过。
华夏北部四州
他惊讶的发现,在这三尊青铜鼎之上,绘画着华夏北方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