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家已经选择了自己的命运,那就让她跟随着自己的命运去漂泊吧,没什么好同情的,这个世界,比她更值得同情的人太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快到2018年年底的时候,李氏集团手里的房地产项目基本上已经全部售出。
这批资产的毛利润高达1800个亿,缴纳了450个亿的企业所得税之后,还剩下1350个亿的净利润。
其中300个亿用于偿还银行贷款,350个亿汇给了李书记介绍的官方投资机构,用于购买某伟达的股票。
购买某伟达的股票大概是40亿美刀,此时的汇率差不多是1:69,差不多要280个亿,剩下的钱是渠道使用费,以及外汇资金的兑换和各种进出费用。
一般情况,这种海外投资的渠道管理费是10左右,但李晓峰的情况和要求比较特殊,资金的投资使用情况,都由李氏集团的人自己控制,以防止被人把资金挪为他用。
人家的投资风险也比较大,要确保这笔资金的安全,还有巨额的违约金条款,因此,管理费用也就高了一些。
再说了,这也不是一年的投资费用,而且还要加上很多其他的额外费用。
不过,想到李氏集团未来能拿到的收益,多出去的这点费用,也就算不了什么了,保险可靠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剩下的700个亿,其中100个亿投入到光刻机公司,继续研发光刻机,此时,光刻机的研发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估计明年应该就可以拿出湿式光刻机的样机。
湿式光刻机是目前芯片产业的主流光刻机,可以生产绝大部分的芯片了,只有手机芯片之类的高精尖芯片,才需要euv光刻机。
目前国产的euv光刻机的几个关键技术,也都处于研发当中。
另外,今年华芯科技的芯片制程,在梁总的带领下,已经突破了14纳米,并逐渐开始向7纳米工艺突破。
至于28纳米的芯片制程,已经开始量产,生产工艺已经成熟,良品率提高到了98以上,在这一赛道上,完全可以跟其他的赛道一较高下。
于是,李晓峰仗着自己现在财大气粗,资金充裕,一口气抽出了200个亿的资金,全部调拨给了华芯科技。
其中,100个亿的资金用于芯片研发,另外的100个亿,再次用于新建厂房,扩大28纳米芯片的产能。
对于李晓峰的大方,梁总很是兴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其实,研发经费一下子用不了这么多。”
“梁总,我之所以给你调拨这么多的研发资金,是希望你不但要提高咱们制程工艺,而且还要在小封装和芯片堆叠工艺上,进行辅助研发。”
梁总大吃一惊,眉头紧皱,连忙问道:“为什么啊,李总,在这种关键时刻,你可不要犯糊涂啊,咱们眼看就要追上国外的那些芯片大厂了。
小封装和堆叠工艺只是在投机取巧,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芯片的性能,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
李晓峰苦笑道:“还能为什么啊,其实我也知道,芯片生产的核心关键还是制程工艺,但现在的国际环境你也知道,我们买不到euv光刻机啊!
至于咱们国内的光刻机,连湿式光刻机都还没有出来,就更不要说更先进的euv光刻机了,那可是跟duv光刻机完全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