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秦汉时实行的是察举制和征召制,所以那些想当官的人,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今天我们不是说这个,而是说说明朝中后期一项奇葩制度。】
秦汉: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明朝
朱元璋仔细的看了看外面的天空,这天也没有塌啊,为什么老是抓着明朝不放呢,应该多说说清朝的啊。
再说从隋唐开始科举制,不是一直实行吗,还能有什么奇葩制度,难道后世的子孙又改成察举制。
应该不可能的。
天幕外的所有王朝也都目光灼灼的,打算听听这个奇葩制度。
【这个奇葩制度就是擎签制,换句话说就是官员的升迁靠抓阄解决。这个制度开始是由万历时的吏部尚书孙丕扬推荐实行的。】
【他本人在历史的记录上,说他刚正不阿,其实他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不敢得罪人,毕竟那时候东林和其他一些党派已经出现了。】
【他谁都不敢得罪,所以才有了这个制度。】
大秦
秦始皇觉得自己可是开了眼界了,通过抓阄选官,他怎么不搞一个继承制呢,自己的大秦虽然在最前面,也不搞这么低级的办法啊。
“皇帝懈怠了,当官的就会出各种的幺蛾子。”秦始皇拍了拍扶苏的肩膀,“以后要注意一点,不能对当官的太松了。”
扶苏点点头,表示大秦的科举已经预备的差不多了,他已经安排人建好了专门的馆舍,用来给来咸阳的读书人住。
“嗯,科举完成以后,要组织一些人编出来咱们大秦的教科书,尽量按照后世那种的编,要弱化一下各家的壁垒。”
“算术的比重要尽量的高一些。”
“其他方面也要朝着后世努力。”
大汉
刘邦哈哈大笑,这当官的可真有意思啊,这个办法确实公正,但是对于百姓可不是那么回事了。
“今天咱们也用这种擎签制,谁要是抓到了,谁就要喝酒!”刘邦吩咐侍中赶紧下去预备,“谁要是反悔不喝,谁就是……”
“没错!没错!”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摇了摇头,王朝到了末年的时候,确实会出现各种的奇葩事情,他相信大唐也有类似的事情。
包括其他的朝代肯定也有。
“皇上,这确实有意思啊,这个吏部尚书有些滑不溜秋的感觉,这么看来当时的文官势力很强大,几乎没有能够压制他们的权力了。”
“嗯,咱们大唐不会的。”
几个寒门的小官员仔细的听着上面的对话,他们对于千百年后这些文人有些羡慕了,那些文人别说是寒门,有些甚至只是平民的子弟,却能够限制住皇权。
实在是太厉害了。
“这都是科举的功劳吧,我们一定要上书加大科举的力度,最好能够按照后世的制度来!”
“难啊,光是一个弥录滕封现在还在讨论呢,有些人不想科举大行其道,估计这个视频以后,肯定有人上书要求禁止科举。”
“保守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