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里,努尔哈赤通过铁血征战与政治联姻等方式,将建州女真各部彻底整合。】
【并且已经在建州地区,建立了战时为兵,耕时为民,后勤与战斗力得到双重保障,较为完整的军民一体的制度。】
【而在努尔哈赤在吞并,其它女真各部时,也掌控了大明东北地区上,绝大多数的山区里,那丰富的林木,矿产等资源。】
【在大明汉人工匠带来的技术下,努尔哈赤更是让铁匠作坊日夜锻造精铁兵器,并打造出了,能与明军铠甲抗衡的精良铠甲与长刀。】
【其辖境之内的贸易,也在大明汉商,蒙古商人,朝鲜商人,以及女真商人等人,不断通过走私,或暗地里的交易情况下。】
【已经,给努尔哈赤带来,大量的财富积累,也为努尔哈赤的军队储备了足够支撑数年征战的粮草与金银。】
【此时的努尔哈赤,已不再是偏居一隅的部落首领,开始在广纳汉人谋士与各行各业的人才加入,并在女真人中,大力推崇起《三国演义》。】
【努尔哈赤将《三国演义》视为军事指导手册,努尔哈赤不仅自己从中学习里面的兵法韬略,还严格要求家族子侄熟读于心。】
【并且在具体实战中,努尔哈赤还会经常运用《三国演义》中的招数,对家族的子侄进行指挥战争的优缺点。】
【战事结束之后,努尔哈赤还会要求子侄,从《三国演义》中寻找,相关的依据进行总结或发表看法。】
【同时,努尔哈赤也会在日常交谈时,询问起子侄对刘备,曹操,孙权三人的看法。】
【最后,努尔哈赤指出,女真想要发展强大,要想恢复祖先昔日之荣光。】
【可学曹操的乱世枭雄,可学刘备的仁德天下,但绝对不可学孙权的偏安一隅。】
【并指出,而如今的大明王朝,却是像极了那孙权偏安一隅后的东吴。】
汉未乱世界(214)
许昌:
魏公曹操疑惑道:“这《三国演义》写的是吾与刘大耳,还有那孙权小儿的事迹?”
“那后世的蛮夷努尔哈赤,居然将《三国演义》编写的故事,染成谋略兵书来教育其子侄后代,真是让人料想不到。”
“就是不知道,吾在这《三国演义》的这本书中,这乱世枭雄的形象,是何等的乱世与枭雄。”
“至于,这形象倒也不差。”
“不过那刘大耳,一个织席贩履,沽名钓誉之徒,何以敢称仁德天下?”
“还有那孙权小儿,倒是评价的很贴彻,确实是胸无大志,只顾偏安一隅之徒。”
“看来,这后世的蛮夷努尔哈赤,应该是从《三国演义》中,从吾的身上,学习了不少处事之道,才让他能在后世中,造反大明成功。”
建业:
讨虏将军孙权怒道:“偏安一隅?在那《三国演义》吾只是偏安一隅之人?”
“可笑,无知。”
“这后世,居然敢如此书写于吾,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还把吾当成反面典型教导子侄,不可学吾的偏安一隅,这简直就是荒谬至极。”
“吾至始至终都是胸怀大志,志在天下之豪情,怎会有如此短志之志?”
“还在那什么《三国演义》中,将吾的东吴,比喻为那后世腐败糜烂不断,兵变军变造反不断的大明朝廷,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那有那曹操老贼,是有乱世枭雄之形象,但吾之志向,绝对不会亚于那刘备与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