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四十七章 长孙信疑李药师
第(1/1)页

入帐此吏是房玄龄,捧着一封书信,呈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眉头轻挑,接信浏览,很快看完,抚摸短髭说道:“薛深愿降,今取晋阳,把握就更大了。底下便是怎么逼迫刘武周出兵与我野战。”将信转给长孙无忌等人。

却是原来,晋阳城中有一土豪,名叫薛深。李渊起兵后,他不得李渊所用,故心生不满,眼红他的昔日乡友,多攀龙附凤,遂在刘武周得晋阳后,此人本是投靠,求以富贵,然却因见刘武周唯纵兵四掠,不思进取,无有成事的样子,遂乃别生心思,又想转投唐军,便主动遣仆与李世民方面接触。来回两三封密信往来,他在这封回信中,答应了肯为李世民内应。

投从了刘武周后,薛深因是地主,熟悉晋阳的人情、物况,颇得刘武周重用,得以能够出入刘武周帅帐,向刘武周筹谋划策。今其既愿转降唐军,则靠着他被刘武周的信用,可以预见得到,至少在一些军略的决策上,他当是能够对刘武周起到些作用。因李世民有此一语。

待长孙无忌等相继看了薛深回信。

李世民话头转回李仲文、张平高刚派吏送来的这道檄报上,沉吟了会儿,说道:“李善道久攻霍邑不下,如今忽然撤围,转攻临汾之我宇文歆、李靖部。观其举动,似是欲先解临汾之围,以巩固后方。然李善道素来狡诈,用兵有谋,其撤围之举,以我料之,不排除有诈。……李仲文、张平高处,我意须当回书提醒,以防李善道此举,或为‘调虎出山’之计,依然令他两人谨守霍邑,勿轻举妄动。至若宇文歆、李靖处,可以传令,令他们坚营不战便是,以一静而应汉军之动。并传令姜宝谊等,出兵龙泉、文城,援宇文歆、李靖部。公等以为何如?”

长孙无忌点头称是,接口说道:“二郎此意甚妥。当下重点,是在晋阳。霍邑也好、临汾也罢,都只是用来牵制汉军,使汉军不得北进到晋阳,与刘武周联兵罢了。既然这样,确实只需将霍邑、临汾稳住即可。待晋阳破后,再集中兵力,还攻汉军,大局可定。”

唐军当前的战策,一言概之,即“北攻南守”。北边以主力进攻、消灭刘武周部,南边以偏师牵制汉军,确保其不能北援刘武周。这么个战策之下,针对李善道忽然撤围霍邑,南向临汾,李世民的这番应对,正是在紧抓“主要矛盾”之同时,以不变应敌变,可谓最好的对策。

长史窦轨略有疑虑,说道:“殿下,如殿下所指,察李善道过往用兵,小有谋略,狡诈多变,并其部曲,多悍将精卒,今其撤围霍邑,转攻宇文歆、李靖等部,——宇文歆、李靖等部才只万众,姜宝谊所部远在龙泉,能否及时驰援,尚是未定之数,以仆愚见,宇文歆、李靖等部在姜宝谊部到前,恐难以抵挡其锋芒。是不是李仲文、张平高部,可以令他两人分兵一部,暂往先援宇文歆、李靖?霍邑驻兵五千之多,分出个一两千人,应也不会影响霍邑的城防。”

李世民笑道:“窦公虑得周全,但是宇文歆部虽只万人,兵力上是相对汉军为弱,然军中有李靖在,长史可知,李靖一人,足当万众?我料汉军纵盛,宇文歆、李靖部,其也难以撼动。”

没想到李世民对李靖的评价这么高!

窦轨和李靖不熟,有心再劝,可见李世民对李靖信心十足,便也不好再作多言,就止住声,不再说了,只暗自思忖,这李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得英武绝伦的秦公殿下如此器重?

他不再进言,“李靖”的名字提出,倒引得长孙无忌心中一动。环顾了下帐中,帐中现有文武诸吏十余人,人多口杂,想要说的话不便道出,长孙无忌就且先将话忍下。直等得几件紧要的军务商议完毕,窦轨等人络绎辞出,帐内没有了外人,长孙无忌乃轻咳了声,进言开口。

只闻得他说道:“二郎,言及李靖,俺却有一忧。”

“阿兄何忧?”李世民步到帐中沙盘边,俯身审视沙盘,随口问道。

长孙无忌说道:“前陇西军中,二郎与李靖有次闲谈之时,俺记得李靖说到,他的弟弟李客师在涿郡为司户,后被罗艺用为兵曹掾。现今罗艺为李善道所败,李客师恐已落入李善道手。若李善道以李客师为质,胁迫李靖,岂不危矣?此乃我忧。二郎,宜当早作防范,以防不测。”

李靖兄弟五人,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他排行第三,李客师是他的四弟。李客师以门荫入仕,初任杨坚的挽郎,挽郎是皇家葬礼中牵引灵柩的礼仪官,后迁涿郡司户,掌管户籍赋税,再又罗艺占据涿郡以后,被罗艺任为兵曹掾,负责军籍、协调训练、军事装备的管理等务。

还真是被长孙无忌猜对了。

罗艺被李善道击败后,李客师的确是已为李善道所得。

要说起来,这其间还有点曲折。李善道原不知李客师是谁,也没有见过他,只在罗艺献上的部将、掾属的名簿上,见到了他的名字,因其名,想起了李靖的字药师,於是便询问之,这才知了李客师是李靖的四弟。知晓当时,李善道就把他调到了身边,给以了佐吏之任。只不过李客师这个人,没有他三哥李靖的用兵才能,因此现在李善道帐下,只是做个闲职。

却这世家子弟,因为门荫,好当官,一个家族的人,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州郡为官,太平时尚且无事,但一当到天下乱时,难免的就会分被不同的割据势力所有,如此一来,家族间的联系便成了双刃剑,既互相在危急时或许能够救对方一命,也可能成为被敌方利用的把柄。

李靖、李客师兄弟,而下便是这种情况。

李世民抬起头,看了下长孙无忌,却没把长孙无忌的话放在心上,笑道:“阿兄多虑了,李靖其性,我深知之,其性沉厚,我与他心腹之交,他绝不会因私情而误了大事。”

“二郎,不可不防啊。李靖自被二郎得后,固然二郎待他恩重,信如腹心,可要知,这李靖原先可是要到江都,向昏主检举我等的啊!二郎待他恩厚,然他待二郎有无忠心?殊未可知也!”长孙无忌回想李靖差点被李渊杀了的往昔事,加上忆及陇西前线时,李靖不论对李世民、抑或对自己,或者别的李世民手下的重臣,他从来都小心翼翼的模样,好像从未有过把真实的心思展露人前,越想却是越不放心起来,见李世民不以为意,忧虑更甚,因再度进劝。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胳臂,笑道:“阿兄,昔曹操多疑,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辈难道连曹操还不能如么?我以赤心相待药师,药师亦必以诚心回报。阿兄,你不必再说了。药师才智非凡,文武兼资,当世韩信也,当下用人之际,断不可因疑废才!阿兄放心,我自有分寸。”

“也罢,二郎你既信他,俺就不再多说了。”

话是不再多说,长孙无忌心思缜密,对李靖的担心却是难以放下。当晚回到帐中,他负手踱步,明暗不定的灯火,好像映照出他内心的疑虑与不安。思来想去,他召来亲信的属僚,给了密令一道,内里是在提醒宇文歆,务必要警惕小心李靖,命即刻赶去临汾,面交宇文歆。

属僚领命,夤夜出营,悄然南下。

……

宇文歆是北周宗室宇文孝伯之子,与李渊、长孙无忌家族,同属关陇贵族。

长孙无忌与宇文歆乃是旧识,两人的年龄虽有不同,有些私交。

两日后,长孙无忌的密信送到了宇文歆军中。

展信看时,宇文歆才看了两三行,心头一跳,下意识地信往下掩了掩,转目视向帐中一人。

此人四十多岁,相貌沉毅,美须髯,姿貌魁秀,可不就是李靖。

长孙无忌的信到前,宇文歆、李靖等刚接到李世民的军令,正在计议接下来的军事部署。

围攻霍邑的汉军,昨天下午已经到了临汾城北。

然因宇文歆收看长孙无忌的信之故,军议暂时停顿了下来。

李靖抿着茶汤,却是在顺着方才的思路,继续考虑下步的行动,这时感觉到了宇文歆的目光扫来,他不知为何宇文歆会再看长孙无忌信时来瞧自己,暗自生疑,面上不动,没有迎视宇文歆,只一副好像没有察觉到异样的模样,安稳地喝了两口茶汤,将茶碗轻轻放下。

宇文歆及时将视线收了回去。

杜君绰、郑仁泰等将皆在帐中。

郑仁泰问道:“敢问将军,签帅信中所言何事?可是殿下又给我等下了什么军令?”

宇文歆不知自己下意识地举动,是否被李靖注意到了,摸着胡须,佯装淡然,说道:“签帅信中不过是些寻常问话,问了问我部现下的兵数、粮秣等情况,殿下并无新军令。”

郑仁泰、杜君绰等相信了他的话。

杜君绰就捡起正在议论的军事,说道:“将军,李将军适才所议,俺以为甚是,可以用之。”

“这……。”宇文歆迟疑了下,含糊说道,“事关重大,我意还需再议。”

就在刚刚!收到长孙无忌的信前,李靖的建议,分明宇文歆也有赞同之意。却怎么一转眼,宇文歆的主意就变了?李靖心中微凛,更加疑心,是否信中提及自己?面上却仍保持镇定,不动声色地观察宇文歆的神色,发觉宇文歆不再往信上看,但手却紧紧将信攥住。

必是信中言及了自己!

长孙无忌?信中会言及自己什么?李靖内心翻涌,暗自揣摩信中内容。

一时间,帐内李靖与宇文歆间的气氛微妙。

郑仁泰、杜君绰等再是迟钝,约略地也察觉到了点甚么,正自诧异,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军将入帐,顾不上行礼,急声说道:“将军,汉军在营外挑战。”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一半楼兰一半神都市:现在染上读瘾,以后就敢读博!主播万人迷,榜一大哥争着宠学海无涯,用以致富穿越:绿茶要换亲?姐才不稀罕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小豆包的婚后幸福生活恐怖末世,开局我有万亿冥币修仙没有灵根又如何拥有荒古肾体的我,末世无敌了相错亲结对婚,亿万老公太粘人机缘巧合肖迎春原神:具现之魔神!四合院:养老易中海后,原地起飞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御虫修仙,无限进化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财阀小千金:老公,我吃定你了沈先生,过时难候赎罪新约之最后之路老婆身家都千亿了,我该不该躺?重生2004:从高三学渣到商界枭雄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大唐混子生活我家王妃,又骂祖宗又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