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双方一交战,双方都懵了……
“为什么月氏人的装备这么好?全套的精铁武器?”
“为什么东胡人会军阵?还是骑步协同的军阵?”
双方的战斗一开始就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进入了最激烈的程度……他们忽然发现,这个对手和曾经见过的不同啊……
“这是怎么回事?!”
先锋军战场后方,月氏王看着己方五万人居然跟对方两万人陷入了胶着状态,感到实在无法理解。
月氏和东胡,仿佛是华夏族的两个学生。
一方喜欢用装备,一方喜欢用军阵战术。
可能终究有一方会赢,但现在看来……
“谁让他们打上火的?”
东胡后方,暂时接过指挥权的乐行也在发火。
不是说好打一阵就要准备败退引对方追击的吗?李牧在后方包围圈都摆好了,结果你们打上火了现在还不撤?
“他们不是不想撤,是撤不了。”
身边,李牧忽然走了过来。
“李将军,你怎么……”
“战场有变,自然要改变。”
李牧看着前方的战场,眼神微凝:“你还别说,月氏人这装备倒是挺讲究,他们并没有盲目追求什么,而是全方位发展。”
铠甲很重要,但如果铠甲太重了,反而会影响到作战能力。
刀剑锋利程度决定了杀伤力,但并不是所有兵种都需要这个,比如盾牌兵就不太需要。
战马需要披甲,但如果是用作冲撞之类的一次性用途的战马则可以降低要求,不仅只需要正面披甲、甚至可以使用一些并不符合战马要求的次等马代替。
这种思维在秦军内部有一个专门的词汇:精细化成本。
而很显然,月氏人在这方面学到了。
不过李牧也恶趣味的想过,会不会是他们钱少所以才这么精打细算……
“那我们现在……?”乐行问道。
李牧沉吟了一下。
“放弃包围计划,改为防御。”
“可是李将军,东胡会军阵的就大王麾下的那四万人,其他将士可完全不会啊!”
“月氏又不知道。”
李牧说:“有时候,心理战可是极其强大的,特别是在技术比不过人家的时候。”
在秦军内部,他还学到了一个词:战略欺骗。
……
“撤回来!”
月氏王看着前方依旧处于胶着状态的战场,黑着脸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接近一刻钟的战斗,五万人,居然被两万人给打平了,这是耻辱……
回到大营后,他看向其他贵族。
“我们必须向秦国求援。”
“为什么?我们能打赢!”
“东胡已经学到了军阵,那他们还会学到什么?”月氏王说:“以秦人的高傲压根看不上东胡,他们绝对是从燕国那学来的,燕国虽弱,但依旧是华夏国家,只有秦国能帮我们了!”
听上去……很有道理。
以华夏国家制衡华夏国家。
但怎么感觉不对劲呢?
我们为什么要打这一仗?不就是因为秦国把我们国内平民整得人心浮动吗?就是为了消除秦国的影响啊!
结果现在,又要找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