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抽搐
[病案]诸某,一名六岁的女孩,自出生十八个月后开始出现两下肢抽搐的情况。这种抽搐每天发作数次到十数次,每次发作后都会大汗淋漓,抽搐才会停止。尽管经过多次治疗,但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该女孩的外表和神态都没有异常,但自我感觉心慌胆怯,食欲不佳。她的舌头尖端呈红色,舌苔呈现白色且油腻,脉象呈现弦数状态。
最初,医生根据她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为血分瘀热和筋失濡养,并使用桃红四物汤去川芎,加入川牛膝、秦艽、地龙、炙甘草等药物进行治疗。然而,经过四剂药物的治疗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改善。
因此,医生再次尝试使用活血熄风宁神的方法进行治疗,将桃红四物汤中的川牛膝、秦艽去掉,加入全蝎、远志、龙齿等药物进行治疗。经过这些药物的治疗,女孩的抽搐症状略有减轻,但其他症状仍然存在,静坐时抽搐,行动时则停止。
[治则]清热化痰镇静。
[方药]陈皮45克,枳实45克,菖蒲45克,制半夏9克,茯苓9克,竹茹9克,炙甘草24克,当归6克,龙齿15克。3剂后,抽搐止;7剂后纳增,苔薄腻,脉尚弦,原方加远志45克,续服21剂告愈。
[评析]本案患者主要症状为心慌胆怯,这源于胆腑蓄热所致。根据脉象分析,病状属于痰火内扰,导致胆病并发肢体抽搐,这种病状相对较为罕见。在平静状态下,患者会出现抽搐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痰湿阻碍了肝胆气机的运行,阳气上升,风邪活跃,从而引发抽搐。而在出汗后,抽搐症状会停止,这是因为少阳主人体内半表半里的功能,病邪随着枢纽机制在表里阴阳之间出入。
病邪在阴位时,导致胆逆风动引发抽搐;病邪移至阳位时,则大量出汗,抽搐症状停止。此外,根据《灵枢·经筋篇》的记载,这种病状会影响到小趾、次趾的经筋转动,以及膝盖外侧的经筋转动,导致膝盖无法弯曲,胭筋紧张,前引大腿,后引臀部。
胆病不仅会影响到经筋,还可能导致其他病症。在《张聿青医案》中,记载了一个利用温胆汤加减治疗“临睡时,身体时常跳动”的病例,可以作为参考。因此,本案患者也选择了温胆汤加味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着的疗效。
温胆汤是一种具有清热化痰、平肝息风功效的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胆腑蓄热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当调整药物的剂量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加重病情。在饮食方面,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对胃肠道的负担。
此外,患者还需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医生和药物,积极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