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3章 甄嬛传+孝庄秘史10
用现代人的一句话来说,当遇到问题时,能者会先道歉,并且将错误揽在自身,随后开始反思这件事因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这就是一种极优秀品德的表现。
重点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在错误的前提下把这件事给扭转局势,然后解决它。
可有些时候,当你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后,对方就会大张旗鼓的说‘就是你的错。’或者是‘本来就是因为你才出了错。’
等等这样的推卸责任的言论。
这样人,就是典型的认知极低的表现。
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能为者,宝儿要如何解决呢?最多就是转身离开,连争论的心思都不会有。
因为量级不对等。
待到下次出手的时候,那就是一招把对方压下去。
所谓,小人畏威不畏德,便是如此。
当然,宝儿自己也知道,能在努尔哈赤王帐下长起来的彪悍的儿孙们,不可能是这般没有眼界认知的人,可也因为有了眼界跟认知后,再加上彪悍的风格,那就更难搞了!
就像她阿玛一样,这辈子她阿玛是皇太极,穿越成了自家老祖宗。
那都不待差一点边的。
而皇太极的童年是在费阿拉城度过的。
费阿拉是努尔哈赤建造的第一座都城,皇太极七岁上就已经开始掌管努尔哈赤根基的内政了。就宝儿的琢磨中,当年在紫禁城内能幼年接手皇城内务的,只有废太子一人。
要说这是个什么样的城呢?
《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丁亥春(就是1587年),正月庚寅朔(初一日)。上于硕里口虎拦哈达东南,加哈河两界中之平冈,筑城三层,并建宫室。夏六月己未朔壬午(就是二十四日),上始定国政,禁悖乱,戟盗贼,法制以立。”
《清史稿·太祖本纪》记载:“丁亥(为1587年)春正月,城虎阑哈达南冈,始建宫室,布教令于部中。禁暴乱,戢盗窃,立法制。”
综合以上三条史料,对费阿拉城可以有一个基本的概括。
“虎拦哈达”是满语。
“虎拦”,即“呼兰”。“呼兰”的意思是“烟囱”,“哈达”的意思是“山峰”,“呼兰哈达”是“烟囱山”之意。
就是说啊,在烟囱山下,有一个平坦的山冈,其东南方向映带两条河流,一是夹哈河,一是首里河。
在这个山冈上建造了费阿拉城。
其城东西南三面为崖壁,仅西北一面向外开展。
如果这段描写,感觉还不够直观,那朝鲜人南部主簿申忠一作为使臣,有过更详细的记载。
此人于万历二十三年(也就是1595年)到达费阿拉城,并住了一段时间。
他是万历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朝鲜出发,自满浦渡鸭绿江,沿今天的浑江支流新开河、富尔江到达费阿拉城的。
翌年正月初五,由原路回国。他在费阿拉境内外一共停留十五天。
回国后,他根据见闻,撰写了一本旅行记《建州纪程图记》。
这是一部带有情报性质的图记。
全书画有九幅图,图上均有仔细的标记,同时每幅图均有详细的说明。
这部图记成为了解努尔哈赤费阿拉时期社会情况的唯一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弥足珍贵。
【有兴趣宝贝们可以去看一下啊,这本书本是明时期最典型的间谍情报著书模式。】
根据记载上来看,费阿拉城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宫城。
山城分为内城和外城。
努尔哈赤一家住在内城,生活优裕,食物充足,用品充沛,吃穿不愁。
而幼年时的皇太极就跟随父兄出外渔猎。渔猎是女真人谋生的必要手段。
即使比较注重农业生产的建州女真,也把渔猎作为重要的生活来源,因此,女真人男女都擅长。
在这个氛围长大的皇太极,自然锻炼出了一手骑马射箭的好本领。
当然,这是幼年时期的皇太极,宝儿很清楚的了解到,她阿玛是在十四岁时过来的。
所以,骑射这个,还能不能达到历史上皇太极的那个高度,真有待商榷。
不是宝儿看不起自家阿玛啊,主要是她太担心现在的征战骑射过于爆裂了,她阿玛承受不了。
幸而,她跟她阿玛年纪相差不算多,也就十几岁。
再过了几年,她满七岁了,她就能代替她阿玛出战了!自家阿玛还是稳坐中军帐让她更安心。
感谢(w`)十里画沙宝贝(˙˙)开通的大年会!加更八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