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佳问:“你不是说高考前,还了我们的电话费外,压岁钱都给我们保管吗?”
童乐陶有点儿不好意思,低着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道:“妈,我想把我的压岁钱给这里的小学,给他们买点儿学习用品。
那天我去他们的小卖部看了,里面的东西都很便宜,可是那些弟弟妹妹们却都买不起。
一条短信一毛钱,两条短信就能买一支铅笔,五条短信可以买一个本子、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
我投票投出去的那些钱,对这里的孩子们来说,都够他们上一辈子的学了。
我想为他们做点儿事情!”
听着女儿坚定的回答,童佳和陶均乐都释然的笑了。
女儿的本性是好的,即便曾经思想出现了小分叉,及时拉回来了就好。
从山区回来后,母女俩又进行了一次深谈。
因为童佳发现,童乐陶好像有点儿矫枉过正了。
花钱是不再大手大脚,就是有点儿过于节约了。
这次谈完之后,童乐陶也明白了童佳的意思。
不是不能为了娱乐花钱,只不过是不能在应该学习的年纪为娱乐花费过多的钱,尤其还是没有经过父母的同意,擅自动了父母长辈的东西。
至此,母女俩彻底达成了共识。
童乐陶将她的追星事业从暗处变到明处,开始光明正大的跟童佳聊追星,聊周边。
而童佳呢?
还特意拉着陶均乐去了数码城,买了最新型的数码相机和dv回来,细心的记录下女儿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趣事。
这些影像,尤其是童乐陶在里面那中二非主流的形象,在多年以后,成为她一生中最想销毁的黑历史。
童佳可以淡定的接受女儿追星,是因为她自己曾经就是其中的一员,但她没有女儿大方,投票都是紧着包月的短信套餐来。
如果那个月包月的三百条短信已经用完了,自己再喜欢那个明星,也不会多花一分钱的。
但她身边却从来都不缺少像女儿这样的同学,所以,即便她自己不这么做,也能理解女儿的做法。
可陶均乐就不行了。
他虽然也去了解了女儿的偶像,但还是不太能理解。
可为了女儿,他还是选择接受,并积极的去向女儿的爱好靠拢。
但他毕竟已经六十岁了,虽然去过了许多国家,也经历过很多事情,但骨子里的观念还是十分传统的,他对于女儿的一些中性装扮和杀马特的举止实在是有些接受无能。
偏偏还不能表现出来,就怕女儿认为自己不理解她。
尤其是听着女儿天天嚷着说自己是“玉米”,以后要考去蓉城,她偶像的老家看看时,是他内心最煎熬的时刻了。
虽然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和童佳都说不指望孩子以后有什么大的出息,就算学习不好,他们俩也能保孩子衣食无忧。
可话是这么说,孩子没能力当然没办法。
现在孩子明明很有希望冲击清北,他是真的很担心女儿会玩物丧志。
每次想跟女儿说点儿什么,又看着她那么开心的样子,话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了,没几天,就给自己的嘴上憋出了好几个大泡。
童佳经历过这个时间段,也理解陶均乐的着急。
开始拉着陶均乐,给他科普国内国外追星的历史,尤其是漂亮国的一本杂志上刊登了童乐陶偶像的报道,篇幅非常之大。
在童佳的带领下,陶均乐也迈过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儿。
尤其是看着年近八十的秦含意对童乐陶时不时做出的表情和动作,都可以泰然处之,并特别欣赏的同时,他再那么固执,就显得他成了家里唯一的老古板了。
可能是父母和姥姥都对童乐陶特别宽容,还有牧牧这个表哥不停的给她送偶像周边,苏江瑜这个班主任嫂子还时刻紧抓她的学习。
童乐陶在高中最后的一年,过得并没有特别紧张,学习也是张弛有度。
在这种轻松惬意的环境中,她迎来了七月份的高考。
考完之后,她自己不想对答案,童佳和陶均乐也没有逼她。反而是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两人直接带着女儿飞了好几个城市,去看女儿偶像的演唱会。
还特意找了关系,让她在后台跟偶像来了个近距离的接触,满足了她一直以来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