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良夫妻两人,在小雯家与她父母把文智,上山下乡落户的事情,做了一个妥善交待后,回到家里,这时的文智一天到晚,学校没课上了,无所事事,就同镇上的原来的初中同学一起鬼混,杨英良夫妻俩看到又心痛又无赖。这时夫妻俩把儿子叫到他奶奶面前,对他说道:“文智!有句古话说的,人算不如天算,我同你妈和你外公,姜奶奶,都把你的未来做了一个规划,但现在国家的形势是这样了,不止我们这一个地方,我们的一家人才是这样,全国所有的学校的学生都是和我们这里一样,前段时间在搞停课闹革命,紧接着又搞红卫兵大串连,现在政府又在动员知识青年,社会青年搞上山下乡运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这也是大的形势。今天我同你妈妈,到乡下小雯家跟她父母商量好了,你就下乡到他们生产队落户,基本上你也就可以天天和小雯见面了,也就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文智!国家的事,总有一天肯定会恢复高考的,你到了乡下,一边从事农村劳动,一边同小雯一起学习文化知识,有机会我同你妈会找你的班主任联系,找你们需要的学习资料,请他帮忙,估计这个忙他会帮的。小雯是个懂事的好姑娘,你同她在一起,我同你妈妈也放心”。
“爸!现在整个社会为什么会成这样?马上我们就该高考了,现在这样,我们的一腔热血,为求学知识的热情全被浇灭了。我知道您们老辈子看到我这样很难受,我奶奶背着我在流泪。爸妈您们难受,儿子更难受,就这样您们叫我做么事?我马上就快满十八岁了,就是成年人男子汉了,就这样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我太难受了。爸爸妈妈!谢谢您们对儿子的体谅与理解!我也知道这是大形势,大气候您们也无法,您们为了我的事去找小雯她父母落实我上山下乡的事,落实好了,我一定听您们的话,好好劳动,抽时间学习功课,争取有机会再去好的学校读书学习”。
“文智!你爸他为啥要把你叫到你奶奶面前,跟你说这番话,目地是使你奶奶听了会高兴一点,我和你爸一直都知道你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们知道你一天到晚,无所事事难过难熬,我们也想不出好的方法来帮你,我们也很难。你爸部队上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你也应该体谅他”。
“我明白,妈。”杨文智轻声说道。
杨英良又告诉儿子:“文智!我们还有个有利条件,因为我和你妈妈是军人,爸爸还是部队的高级干部,国家有这个优惠政策,军人的子女,在同等的条件可以优先的参军入伍,你在生产队争取多挣表现,农村也有党组织的,你也要争取加入党组织,我同你妈妈,是你外公在战争年代,就把我们介绍入党了,我们党历来提倡信仰自由,虽说我和你妈是党员,但你的信仰,还是该由你自己选择。我们相信你会积极向上的。文智!有句古话,我很早就想给你说的了,这也是你外公教育我曾经说过的话,“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爸爸一直跟你说,父母的工作只能代表父母,与你和妹妹无关,你们兄妹的前程,得靠你们自己去奋斗”。
\"爸!做为您们的儿女,自然都会有好的志向,连小雯都是这样说的,在我们家的子女有您们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子女肯定都会有出息”。
“这就好!只要不认为有落后的父母就行了,你们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家教就是很严的,这也是我们杨家的家风”。
文智他决心听从父母的安排,下乡到小雯所在的生产队落户参加劳动,尽管心中仍有不甘,但他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在离开城市的前一天晚上,杨文智收拾好行李,独自一人来到了城市的高处,俯瞰着灯火辉煌的夜景。
他默默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第二天,杨文智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前往乡村的道路。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但他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到了小雯的家,小雯的父母说道:“你也太性急了一点,你的父母应该知道上山下乡,还需要办理一些相关手续”。
“伯父!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妈妈她会替我办城镇户口的迁移手续的,这方的手续就靠你去联系了,伯父!我在家无所事事,确实难熬,父母奶奶他们看到心疼不好受,我也更难受,我在乡下来可以找点事做做,可能心里才能踏实一点”。
“你都说到这样了,现在也就只有这样了,小雯她的几个弟弟现在还在学校,也不知道在做什么,你来了,在你手续还没完成之前,生产队还不可能安排你出工,近段时间你就同小雯一起,就做咱家自留地的农活,唉!这个日子何时才是个头”。
“你在孩子面前叹什么气,既然他父母都把孩子安排来了,我们也得安排起走”。
“你没听他说,不是他父母安排的,是他自己无聊,自作主张来的”。
\"爸!他来了就按您说的办,他都说了,在家无所事事,很无聊,就这样我带他学做农活,您抓紧时间去把他下乡该我们农村办的事项办好,城镇手续的事,由他妈妈潘阿姨去办”。
“对了!这下你也高兴了,你们俩个平时也要把书看起走,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们可不能忘了。文智你父母这个安排你肯定满意”。
“伯父!这也是无奈之举,我的愿望是努力学习,参加高考,现在是办不到了,想到这个事,我心都要碎了”。
“好了!就这么办,我们各做各做的事”。
这时小雯把文智的行李放好后,拿上农具就带他下地学做农活了。文智对农活是一窍不通,还全靠小雯教他,他一边学做农活,一边对小雯说:\"还有一事我得向你通报一下,我爸说了,我们是军人家庭,今后部队征兵,我有优先入伍的条件,到时我可以参军入伍,在部队去谋发展”。
\"你倒有优先入伍的条件你走了,我可怎么办?”。
\"小雯!我现在可以说是泥普萨过河自身都难保了。但我爸还说了,一个国家要依靠科学来求发展,教育是先行,高考总有一天会恢复的,我们俩的基础有这么好,不管在哪里,我们都不要放松学习,机会一来就去报考。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有了追求,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你说你在家很无聊,看来你说话还一套一套的,还不像很无聊的人”。
“同你在一起,肯定就不一样了,但这也不是长远之计,不可能俩个人光是聊天就能过日子,总的要找正经事做。我如果入了伍,我在部队再去报考军校,我是这样想的,在部队肯定比在公社当知青的奋斗目标更广一点。小雯!我是男子汉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要有一定的事业心才行”。
“你说男子汉有远大的志向,女人就该平庸无事业可做吗?”。
“小雯同学!我不是同你讨论男女的志向问题,做为我们俩这么好的朋友,难道你不希望我能够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吗?我父亲反复告诫我们兄妹,他的工作与我们无关,我们的事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奋斗去争取。
“他做为父辈这样要求子女是正确的,我当时同你相好,有人说我是图你们的高干家庭,其实不然,我是很欣赏你的人品和你的智商,而不是你的家庭,然后通过认识你的父母,包括你的妹妹和你的奶奶,了解了你家人的性格品质,从内心来说我很满意,追求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我是这样想的,应该与他家庭无关才对,听你说,你父亲当年的家庭条件这么差,你外公和你妈都认可了。也就是你爸说的,人穷不可能穷一辈子,穷则思变,穷则要努力去改变穷的现状”。
\"同你在一起就可以讨论这么多问题,同我的那些初中同学,根本就聊不到一起,也聊不到这些问题来。就这样活也做了,心也交了,时间也差不多了”。
“好了!您不说时间差不多了,我还搞忘了,做饭是我的事,我们得回家做饭了”。两人一边闲聊,一边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你喜欢军队吗?”文智问道。
“嗯”小雯点点头,“我与你相交之前,就知道你的父母都是军人,所以我对军人也是有好感的。”
“那你想不想参军呢?”文智笑着说道。
“我?”小雯惊讶地看着他,“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文智鼓励道,“谁说女子不如男?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
小雯听了文智的话,心中燃起了一团火。她暗暗下定决心,同时又在想,一个人干事情,心思也不能太单一太独到,应该有全面发展的思路,遇到任何工作,什么环境和工种,总的什么事物都能适应。两人回到家里,就开始做饭了。小雯说道:“往天一人做饭还有点寂寞,今天有人同我一起做饭,好不高兴”。
文智来到小雯家里把他的烦无所事事的问题解决了。这里他们的事暂告个段落。且说省军区的文慧的情况。文慧在省军区姜奶奶家,她们学校同全国的其它学校一样也在停课闹革命,天天批判封、资、修,写大字报贴大字报,一天简直忙得不亦乐乎,她是红卫兵组织的头头,每天都要批斗学校的反动学术权威。回到家里外公和姜奶奶,知道了她在学校的所做所为,外公把她招呼到客厅开始说她:\"文慧你现在批的学术权威,正是教你知识的恩师。现在外公退了休了,在家有时间陪你交流讨论事情了,我同你姜奶奶有大量的时间陪你,你高兴不?”。
“有外公和姜奶奶陪我,肯定高兴”。
今天不管你的红卫兵组织有事无事,你都得耐心听我们把要说的话说完你再走,行吗?”。
“行!外公跟我说话肯定行”。
“好!我说话要问你,你知道的,就回答知道,不知道就回答不知道就行了。你知道人出生以来有几个父母?”。
“外公这还用回答吗?父母肯定只有一个,就是一个爸一个妈吧”。
“你这个回答是错误的,你知道外公不是你的亲外公,你的亲外公外婆在你妈妈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我收留了你妈妈,并培养她长大成人,供她读书,最后参加了革命工作。那么我问你,我是不是你妈的亲生的生养她的生父?
“外公,你说是就是嘛”。“既然您是妈妈的不是她的亲生父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表明我并不是她的生父,只能算是她养生父亲,另外我教了她文化知识,也就等于教了她求生存的本事,所以也应该算是她的衣食父亲。我给你讲了三种父母了,生父母,养父母,衣食父母。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的更新变迁,从刀耕火种到现在,你读中学了学了历史了,应该知道刀耕火种是怎么一回事了,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应该经历若干年的老师的传承才到了现今社会,是人都有老师,再伟大的人都有老师,没有老师教育的人,他只能是白痴,就是什么都不懂的白痴。你现在在学校批斗学术权威,就等于你的衣食父母,我是你爸爸妈妈的衣食父母,你赞成他们来批斗你外公吗?”。
“外公您说的学校的这那些衣食父母,他们为什么不像您这样我们耐心的讲解呢。
“现在你们红卫兵小将会听他们说,他们讲吗?”。
姜奶奶说道:“你现在在学校批斗你的老师,就等于在批斗你外公,文慧一下就愣住了,站在那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外公又接着说:“你的老师们教育你们学知识,学本领,他们有什么错?”。此时,文慧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决定改变自己的行为。
\"丫头!你现在明白了,外公留你下给你讲这些道理,你现在在学校已经无法学习了,我和你姜奶奶建议你回到你妈妈身边去,把学习书本资料带回去,由你哥哥和你的小雯姐姐给你辅导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