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远处躺着享受的纪王,王玄策轻声一笑,这个场景他已经早就预料到了。
纪王的性格就是如此,懒散惯了,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活的很快乐,无忧无虑。
“可是现在没事不代表以后没事,若是真的有事,我们远在千里之外,想要赶到是不可能的。
若是真的出了什么大事,恐怕陛下又要怪罪王爷了。”
薛仁贵听后反驳道。
“放心吧,过了凉州之后,就没有什么特殊的风景了,再往西北就是一片荒芜,王爷到时候就会赶路了。”
王玄策安慰道。他也是没有办法,纪王停下,他们又能怎么办?身为人臣就是要听从命令。
“王兄啊,你这句话出关前就已经说过一次了。希望这次如你所言吧。
薛某不是在意王爷四处游玩,薛某是怕耽误了朝廷事情王爷收到惩罚,你也知道朝廷里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王爷犯错呢。”
薛仁贵解释着。
“王某明白,只是王爷行事不是你我能够干预的,你看这一路,惩罚了两个县令,七个酷吏,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王玄策说到这个,也算是安慰奖了。
这一路李慎走走停停的,有时候经过庄子或者是州县的时候还要购买粮草,在打听哪里有卖货的牲畜时候,
无意间听说了有县令和酷吏欺压百姓的恶行。
是为回来禀报之后,本来上报朝廷就行,不过是王玄策一封奏疏的事,可是李慎非要亲自去为民做主。
升堂断案,收齐百姓的证词,根本不需要证据,百姓都是人证,这年头没几个百姓敢诬告官员的。
以下犯上可是死罪。
结果李慎当场审问,嫌疑人供认不讳,杀了两个酷吏,其他的包括县令全都发配岭南。
根据李慎估计他们这些人是没办法活着到岭南的,太远了,这一路折磨都把他们折磨死。
就这样一路上的各州县是心惊胆战,官场得到消息的速度是很快的。
别管是县令还是刺史全都祈求纪王不要在自己的地盘停留,哪怕是那些亲王郡王也是如此。
并且约束手下不得胡作非为。
王玄策也没想到这次纪王还能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
“报~~~~~”
就在此刻一名侍卫跑了过来。
“何时?”李慎躺在那里询问道。
“启禀纪王殿下,凉州刺史李君羡携子求见。”侍卫禀报道。
“谁?”李慎坐了起来。
“凉州刺史李君羡携其子李义元。”侍卫重复了一遍。
这时,远处的薛仁贵和王玄策也都走了过来。
“李君羡?他不是被罢官贬职了么?”当初李慎救下李君羡,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终还是找了一个借口将李君羡给罢了官。
这怎么又跑来凉州当刺史了。
“哎?不对呀,本王记得凉州刺史不是那个陇西的李李什么来着?”李慎有些惊讶的问道。
他当初遇袭的时候见过一次凉州刺史,只是现在忘记叫啥名字了。
“王爷,叫李袭誉。”王玄策提醒。
“对对对,叫李袭誉,怎么凉州刺史现在换人了?”
李慎狂点头。
王玄策赶紧解释:
“启禀王爷,李袭誉在凉州杀了人,他为了私怨,用杖刑打死番禾丞刘武而获罪,后本该应处以死罪,废为平民,
但陛下念及其功绩从宽处理,流放泉州。
在我们出发前半月陛下下旨启赋李君羡,任命李君羡为凉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