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的消息是凌晨传来的。
丧钟响起之后,全城的灯都亮了。
各家各府的官员匆匆翻箱倒柜寻找麻衣,管家们号令家丁给朱漆大门刷白。本来打算第二天递交的折子,都塞回了书房。
睡到半夜的寿服铺的掌柜趿着鞋子爬起来开铺子。顷刻之间。就挤满了前来购买白纸麻衣的官户与百姓。
绸缎铺里也提前行动,所有“五彩”缎子通通下架。
一夜之间,举国行丧。
沈家和陆家的男人也都忙碌起来了。
皇太子即位守孝,所有朝政尽归于手,没有人敢闲下来。好在大家都防备着这一日,有些东西提前都做了预案,因而忙中有序,一切都按部就班。
只是沈轻舟早出晚归,那二十七日里,陆珈几乎看不到他。而她自己每日也要与各府命妇入宫跪拜。
太子妃奉命主持丧仪,但她有孕在身,实在不宜操劳,宜太妃便请陆珈从旁协理。
陆珈年纪轻轻未曾接手如此重大差事,不得不赶鸭子上架,一路边做边学,倒也不曾出什么差错。
皇陵尚未完全建好,皇帝在殡宫里停灵了几个月后,移去了皇陵祭殿里临时停放。
而皇太子服孝期满后便依制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年号“昌隆”,同日册立太子妃为皇后,尊宜太妃为太皇太妃。立皇长孙为太子。
严家的倒台与皇朝的更迭与前世有了翻天覆地的不同。
前世此时,陆珈还在严府内宅里煎熬,沈轻舟还在背着沈博密谋,陆阶仍与蒋氏作戏,从严颂被行刑那日起,历史就彻底拐弯,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
登基大典之后,新皇大赦天下,除了先帝在时平过反的杨家等,如今又有许多当初被先帝捉拿下狱的直臣谏臣被赦免。
赦免的官员里极大一部分被新皇重新任用,提出了不少有用的举措。
皇帝又减免了天下半年赋税,正值国库还算充盈,还拨了款项加固军防。
秦老将军的长子秦谦,就领下了这一任务,前往西北大营成为了新一任的守城大将。
朝堂之上,新皇仍任命陆阶领内阁首辅大臣之衔,封太子太傅。
加封沈博为太子太师,而沈博请辞兵部尚书,愿留在吏部为尚书。
皇帝几次相劝,但他另外举荐了合适的人选担任,同时又举荐了几位年轻有为的将领给皇帝,并承诺但逢战事,仍会出席参议。
贺平仍然担任锦衣司总指挥使,授太子太保。
由于当初救驾有功,皇帝还想要报答报答这几位,想来想去不知再赏什么合适,便给贺平长子赐婚皇后的娘家侄女,成就了后来的一桩美满姻缘。
又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到给陆、沈二人也各赐一门婚事。
他给沈博的是一位守寡的进士夫人,贤良淑德有口皆碑,但被沈博推辞,于是改赐了许多良田。
陆阶倒是没反对,就是十分挑剔。皇帝把进士夫人转为介绍给他的时候,他说对方太贤良了,娶回去只能供起来,自己配不上。
皇帝又撮合他跟武威将军府的二十六岁的老闺女,陆阶又觉得人家在娘家掌中馈,家里家外都没一个敢犯错的,那肯定脾气不好。
而皇帝也算是摸到了他的臭脾气,索性撂了挑子。
只是后来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武威将军府,由此陆府门外骂街的队伍之中,又多了一位武威将军府的老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