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帝认定赵颐想要图谋他的皇位,又怎么舍得放下手里的权势回封地呢?
不过是在跟他玩心眼,以退为进罢了。
虽说北齐帝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他有别的谋算,只能将先前的话给圆回来。
“实在是这件事对你的名声影响太大了,朕关心则乱,一时间没有想到万全的法子,保你全身而退。你这一番话,倒是点醒朕了。”
北齐帝继续说道:“朕子嗣单薄,能够为朕效力的,只有你和贤王。贤王如今犯事,朕念在他是亲生骨肉的份上,小惩大诫,保下了他。”
“你同样是朕的儿子,就算是犯了大错,朕也会力排众议保下你。再说了,你今日做的事,合情合理,合法合规。”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令赵颐心里发笑,直接撂挑子。
“冯之焕的案子,您另外派人去查办。我如今处在风口浪尖,若是继续查办这桩案子,恐怕会引发争议,让您为难。”
赵颐抬手扶着受伤的胳膊:“我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府里好好养伤。”
“朕看谁敢。”
北齐帝面色冷肃。
“明日若是有人敢冥顽不灵地弹劾你,朕便杀一儆百。”。
随即,北齐帝不容置喙地说道:“颐儿,冯之焕的案子,你按照规章去办。等这桩案子结束,朕便给你归休一个月。”
赵颐并不好打发:“百官领着朝廷俸禄就应该为百姓谋福祉,可他们非但没有造福百姓,反而剥削百姓,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事发之后,官官相护,就连陛下要处置他们,也得顾忌后果。”
似乎不想再做个窝囊官,他的态度坚定:“我生性耿直,眼底容不下沙子,不懂中庸之道,并不适合官场。”
北齐帝就差被赵颐指着鼻子骂是个窝囊皇帝,差点儿气歪了鼻子。
赵颐这般拿乔,无非是在向他讨要好处。
北齐帝并不想事事被赵颐拿捏。
“朕派佥都御史李乐山协同你办案,有关案子的大小事,只管差使他去做。出了什么事,朕给你兜着。”
佥都御史监察内外百官,并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重大刑事案件。
赵颐看穿了北齐帝的心思,明着派个人给他背锅,实际上是安排人去监视他。
“微臣领命。”
赵颐顺坡下驴。
北齐帝忽而说道:“朕知道你和王妃都是重情重义之人,等你办完差事,差不多端午。朕准许你带王妃去封地,见你岳丈和妻兄一面。”
赵颐一怔。
“退下吧。”北齐帝挥一挥手。
赵颐敛眸,向北齐帝告退。
方才后退一步,他的身形踉跄。
一旁的内侍眼疾手快地搀扶住他,这才没有摔倒。
面对北齐帝投来的目光,赵颐解释道:“站得太久,腿麻了。”
北齐帝嘴角抽动:“你坐朕的肩舆出宫。”
随后,吩咐内侍去备肩舆。
内侍连忙去准备肩舆,抬着赵颐出宫。
而时刻关注宫里动静的官员,听到赵颐乘坐北齐帝的肩舆出宫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毕竟只有皇帝和年迈有病的宗室才能坐肩舆出行。
除此之外,患病的天子重臣,天家也会赐给他们肩舆,以示天家对他们的荣宠。
这样的恩宠,在几个皇子里头,赵颐是独一份。
贤王党的人不淡定了。
他们本以为北齐帝会罚赵颐。
谁知,不但没罚,还给了这等恩宠。
他们摸不准北齐帝的心思,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