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飞毛腿一般快步走入大堂中,一眼就见到了自家亲叔叔诸葛亮。
砰一声,诸葛恪直接跪下。
“叔父,救救侄儿和大吴吧。”
诸葛亮正在好整以暇地喝茶,见状先是一愣,随后笑着放下茶杯。
“你这孩子,难道兄长他没有叫你每逢大事须有静气吗”
“有话起来说。”
诸葛恪苦笑一声,道:
“侄儿如今压力太大了,实在是……唉,让叔父见笑了。”
诸葛亮看着诸葛恪起身入座,慢悠悠地开口道:
“兄长怎么样了?”
诸葛恪忙道:
“还是老样子,大部分时间得卧床休息,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出来走走。”
诸葛亮一边拿起茶壶给诸葛恪倒茶,一边点头道:
“兄长年纪比我大不少,也算是高龄了。你当丞相的要多注意一下工业革命中医学相关的知识,如果实在不行,就把他送到成都来治病,大汉这方面还是很重视的。”
诸葛恪此刻哪里有心情聊这些家常,又说了几句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口。
“叔父,大汉能不能出兵救援大吴?”
诸葛亮放下茶壶,将茶杯推到了诸葛恪的面前,笑道:
“家事说完了,确实要说说国事了,诸葛丞相。”
一旁站着的费祎看着面前的两位诸葛丞相,心中也不由感慨。
大家的目光都只关注司马家族,其实诸葛家族人丁虽然没有司马家族那么兴旺,但在三国时代甚至比司马家族还要更强。
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和他们的儿子诸葛恪、诸葛瞻都是东吴和蜀汉的高官。
一门三丞相,将来甚至可能会有四丞相。
这是何等的壮举!
见终于说到正事,诸葛恪收拢心思,露出严肃的表情。
这一刻,诸葛亮不再是他的亲叔叔,而是来自异国的谈判者。
“叔父,大吴愿意割让安南给大汉,前提是大汉必须要出兵帮忙击退这一次曹魏的进攻。”
诸葛亮笑着摇头。
“不够,孩子。”
诸葛恪瞪大了眼睛。
“不够?叔父,安南如今可是大吴境内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江南当然是鱼米之乡,但那是农业时代的江南。
随着吴国快速进入工业化时代,江南作为吴国的核心地带迅速地兴建起了诸多工厂。
工厂需要大量的土地和工人,这也让江南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选择进厂打工。
如此一来,江南的粮食产量自然是一年不如一年。
另外一个能想起来的粮仓就是两湖,但两湖地区吴国只控制了湖南的一部分,而且此地作为同时接壤曹魏、蜀汉的边境地带,也不适合作为产粮重地来经营。
拥有红河三角洲平原,位于热带能一年三熟,同时又远离曹魏,也只和蜀汉偏远地带接壤的安南自然就成为首选。
安南走陆路输送粮食前往江南当然很遥远,但别忘了东吴可以走海路。
庞大的东吴舰队拥有充足的运力,能及时地将安南的粮食运输到江南。
东吴这一次能割让安南这个地方,也是属于没办法中的办法。
如果是在金幕没出现之前,东吴还可以用“唇亡齿寒”来说服蜀汉。
但上一次评分,蜀汉已经是三国之中的最强国。
东吴再来讲什么唇亡齿寒,多少就有点搞笑了。
那就只能割肉!
诸葛恪是真的没想到,自家东吴都已经割肉了,居然却还是被诸葛亮干净利落地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