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命!”
离开帅帐后,诸葛恪快速赶往指挥部,继续指挥接下来的作战。
但他脑海中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前不久来自成都的一封家书。
在那份家书中,已经是蜀汉丞相的某位亲人表明了对战局的担忧,并希望若是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诸葛恪能带着家人及时撤往西边蜀汉的控制区。
这封家书诸葛恪非常聪明地先给孙权过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里面平平无奇的用语,但对于诸葛恪来说却蕴含着非常不一样的内容。
诸葛亮这是在暗示吴国可能会灭亡!
诸葛恪呼出一口气,低声自语。
“为人臣子,当尽职尽责。”
“不到最后关头,绝对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他脚步加快,继续朝前方而去。
魏国丞相官署中,诸葛亮轻摇羽扇,笑呵呵地对着贾诩开口。
“文和,不知贵国陛下考虑得如何了?”
贾诩注视着诸葛亮,目光平静地开口道:
“贵国开出来的条件还是没有达到陛下预期,孔明兄,你们得做出更多的让步才行。”
诸葛亮哈哈地笑了起来。
“更多的让步?我们大汉如今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我们需要做出什么让步?”
“十万大军已经在关中、荆襄集结,这种情况下若是我还执意让步,文和兄觉得关二爷和张三爷能放过我吗?”
贾诩哼了一声,道:
“天下谁人不知贵国陛下对孔明兄言听计从?孔明兄这番话未免妄自菲薄了。”
诸葛亮摇了摇头,站了起来。
“我能来到这里,就已经体现了大汉的诚意。”
“既然贵国一时间依旧无法做出决定,那我就先行回返成都向陛下禀明情况了。”
贾诩沉默片刻,随之站起。
“贾某送一送孔明兄。”
站在丞相官署的门口,贾诩注视着孔明坐上汽车远去。
一名丞相府幕僚有些不甘心地开口道:
“丞相,咱们就这么让诸葛亮走了?”
贾诩淡淡地嗯了一声。
“不然呢?”
幕僚道:
“诸葛亮可是蜀汉的擎天巨柱,就算不杀了他,扣留他也好啊。”
“胡闹!”贾诩训斥了一句,冷冷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