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清廷的旨意就来到了安庆两江总督府。
“曾国荃迟迟无法收复金陵,究竟是何缘由?”
“若兵力不济,钦差大臣曾国藩当调左宗棠、李鸿章部前来支援,以期速竟全功!”
这个时候的大清,处处烽火。
沙俄势力已经开始侵入新疆,暗中煽动了多支叛军。
甘肃、宁夏地区有大量回民起义,并和陈得才、赖文光那支先前由陈玉成派遣出去的军队联手,把陕甘宁三省搅得天翻地覆。
西南的石达开此时还在转战云贵川,和四川总督骆秉章周旋。
安徽北部的捻军虽因陈玉成之死脱离了和太平天国的联系,但却因此得到了一部分太平天国余部的加入,僧格林沁屡次进剿却无法彻底平定。
这些都还是比较大的起义,各种小规模的起义更是数不胜数。
清廷急需尽快剿灭太平天国,好让聚集在这个方向战场上的诸多军队尽快腾出手来去解决其他方向上的问题。
曾国藩接到旨意之后思考良久,干脆坐船来到了天京和弟弟曾国荃见面。
“老九,便宜不可占尽。李鸿章刚刚收复了苏州和常州,他麾下的淮军是有战斗力的,让他一起帮你吧。”
“如果咱们曾家独占了天京的功劳,会引发其他人嫉妒的,你忘了之前的事情吗?”
然而,曾国荃却一口拒绝了。
“大哥,别的事情我可以听你的,但天京的功劳我绝对不能让!”
“我们已经在天京城外打了一年多时间,这个时候让李鸿章来分肥肉,兄弟们怎么看我这个主帅?”
围绕着究竟让不让其他人来分功的事情,曾家两兄弟大吵了一架。
最后,红着眼睛的曾国荃对着曾国藩大吼。
“大哥,你忘了老十七就是死在这里的吗?”
“我不想管你那些什么人脉的东西,我就问你一句:我们就这样把功劳让出去,对得起老十七的性命吗?”
曾国藩身体一震,哑口无言。
一条弹幕飘过。
【汉高祖刘邦:啧啧,这个曾国荃的性格,迟早是要坏事的。】
【汉武帝刘彻:曾贞干的死竟然没让曾国荃醒悟?】
【宋太祖赵匡胤:曾贞干就是因为曾国荃贪功才死的,他不吸取教训,将来这个曾国荃在官场上必然处处受敌,多半是完了。】
【明太祖朱元璋:做人就是不能既要还要,好处占尽。曾国荃这么搞,恐怕很快就要有报应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常州府衙门。
李鸿章志得意满,看着面前垂头丧气跪着的一群太平军将领,双手一挥。
“都拖下去斩了,本官等会就给你们向朝廷请功!”
几天后,一封朝廷旨意送到。
“……尔领兵收复苏州、常州,真乃大清之良臣名将也。”
“今曾国荃部顿足于金陵城下即将两载,未有功劳。”
“尔部应在休整数日后赶赴金陵,与曾国荃共同剿匪,早定金陵,平灭长毛。”
李鸿章闻言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攻克苏州、常州,固然是大功一件。
但若是和金陵(天京)比起来,这两座城池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