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的一众领导,带着省厅的干部刚刚落座,王有礼已经催促着厨房的大厨子开始上菜。
今天的荤菜只有两个,一个是红烧肉烧南瓜块,今天来的凑巧,全场吃肉,大厨凑一份小餐厅的红烧肉轻而易举,还有一个青椒辣子鸡。鸡是那边鸡圈里自己养的,也不费钱。
其他的比如花生米,蚕豆之类的下酒菜,还有一些凉拌素菜,等等也是满满登登搞了一大桌子。
听到炼钢厂众人介绍这两道菜的由来,省厅的大领导也是颇为满意,特别是自己工厂里养鸡这一条,直言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做法值得推广,特别是现在天灾之年,领导能想出这种办法来给工人加个菜,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
菜刚上齐,一个收拾的干净利索的年轻人推门而入。
正在说笑的省厅干部看到年轻人,纷纷把目光转移,以为是一个来汇报紧急工作的工人。可下一刻,只看,这个时候坐在门边一直在担当传菜员角色的王有礼连忙笑着站了起来:“林科长,菜都上齐了,大家可都等着你开席了啊。”
林科长!
省厅的众人眼里都是一阵惊愕,为炼钢厂创造出诸多产品的林科长,不应该是一位老科学家,大知识分子吗?
这个小年轻,一嘴容貌,青涩的面孔,也掩盖不住那一双清澈眸子里的老成的实际年龄的嫩稚。
这么年轻的科长?
刚才还在有说有笑的省厅干部,齐齐断声,工业厅厅长李拥军的笑容都凝聚在了脸上,双眸如鹰眼扫视,眼底露出几分凝重与审视。
太年轻了,年轻的有些过分。
英雄不问出路,天才不以年龄来论断,可真要出成绩,也不应该是这个阶段。而且,还是任何一项拿出来,都可以放卫星的成绩。
向阳炼钢厂的这些产品,任何一种拿出来,都不应该是这么一个小年轻创造出来的。
李拥军如此,身边的农业厅办公室主任吴建林也比他好不了多少。
不等省厅众人深究细思这位林科长为啥这么年轻,或者,是不是介绍错人了?特意拿一个年轻人搪塞?
这个时候,王国强也站起来,笑着说到:“各位,这就是我们技术科的天才科长,林瑞林科长,别看林瑞同志年轻,论技术,我们整个炼钢厂上下谁都佩服,就是国家部委大领导孙承启领导都推崇备至。”
林瑞看着座位安排,就知道来人的位次了,连忙笑着伸手打住了王国强那吹嘘的话,连忙笑着轻微一颔首说到:“欢迎各位省厅领导来我们炼钢厂指导工作,各位可不要听王厂长抬举我,什么天才,都是瞎说的,为祖国做贡献,不分年龄,不分工作,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在场的众人只觉得这个小伙子觉悟真高,纷纷露出赞许的笑容,这时,对林瑞的身份已经信了八分。王国强哈哈一笑,对在坐的各位给林瑞做了一一介绍。
林瑞没想到省工业厅居然也搞突袭这一套,看来,一定是报纸上的报道收割机引起了他们的怀疑,才来了这一趟不告而来的突袭。
在座的省厅的领导,干部,论级别,就算是一个书记员,都跟王国强同级别,所以,能上桌作陪的,也就是王国强,谢洪波,以及两位副厂长了。
林瑞是唯一一个科室科长作陪的。
一番介绍之后,众人开动,林瑞官职最小,理应他拿起酒瓶就要去当这个酒司令,却被一旁的王有礼给抢过去了。
就这一幕看的省厅的领导瞳孔都不由的一阵收缩。
这并不是说王有礼这个副厂长压制不住林瑞这个技术科的科长,而是王有礼这位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是真的甘愿替林瑞接了这个倒酒的活。
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林瑞在炼钢厂的真实地位,并不是王国强他们吹嘘的,而是真正的赢得了炼钢厂干部的拥戴。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在炼钢厂的领导热情的招待之下,大家吃喝的很尽兴,
席间虽然,省工业厅的领导也询问了一些炼钢厂的产品性能,以及生产制造,后续发展问题。这些都由王国强一一做了回答,除非王国强点名让林瑞说上几句,他才会介绍一下一些产品的性能以及制造技术这方面的有关技术性的问题。
其他的他一概不插话,更没有抢答等在领导面前争抢表现的事情。
别说林瑞,就连两位副厂长,也都是做好服务员的角色,端茶倒酒的活干的极为拿手。对工厂里的介绍,都留给了厂长书记二人。
如此和谐的领导班子,让省厅的干部总感觉到在哪里有些不对劲。
直到宴席快结束了,众人才想起来,以往的时候,一到工厂调研,考察,那些厂领导干部,都争相表现自己,争先恐后的往自己跟前挤,就连普通工人一看到自己,都立马放下手里正在干的活,笑着看着他们,生怕记不住他们一般。
可在炼钢厂,他们在发动机生产车间从头走到尾,很多工人只是用余光瞥了他们一行人一眼,又立马全神贯注的投入工作中去,根本不再关注他们。
当时在车间里就觉得似乎有些不同,原本以为是车间的布局,以及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与众不同,这个时候他们陡然想起,最大的不同是工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不同。
而在车间里,无论是车间主任,还是普通工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为他们所影响,厂里的领导更没有让工人停下手里的活,介绍车间的优秀工人的事情发生。
现在陡然一比较,这才想起来,他们这次炼钢厂之行,少了一个接见优秀工人的流程,并且少了车间现场讲话的事情。
现在,就连厂长跟书记二人,也是根据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汇报。更没有出现排挤,互相拆台等现象发生,至于现场举报,等这种离谱的事情,在其他企业是时有发生,而在向阳炼钢厂不要说有这事了,连一点苗头都没有。
这让见多了工厂里的蝇营狗苟的省厅干部,显得格外的不适应。
一顿丰盛的招待宴结束,时间也来到了晚上八点多,此时的炼钢厂里依旧灯火通明,各个车间工人聚精会神的工作。至于省厅的这些领导来炼钢厂考察,他们也只是议论三言两语,就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每生产出一件合格的产品,他们就会得到除工资之外的额外收获,所有人都干劲十足。
省厅的工作人员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再加上在炼钢厂内参观了这么长时间,也已经很疲惫了。
既然他们已经到了炼钢厂,炼钢厂想要弄虚作假,一个晚上也没有太多的机会,所以,他们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