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37章 恭喜陛下
第(3/3)页

另外。

太医署在各道设立医署,传播医学,造福百姓。

特别是在岭南道,规模已经数百上千人。

针对岭南潮湿闷热的气候。

确立了一系列适合岭南人体质的药方。

尤其是物美价廉的“凉茶”,深受岭南百姓钟爱。

太医署成立的“药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风油精,清凉油,正骨水,活络油,跌打酒,各种膏药,阿胶补血膏,小柴糊,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

数十上百种中成药研制成功。

药坊批量生产出来,由华夏商行进行统一售卖。

在商品贸易中,这些药品的占比正在逐年增加。

太医署作为官方医药学教育机构。

在宇文衍的要求下,几年前便扩大了招收规模。

如今。

太医署教学部招收的习医者近万人。

这些都是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好苗子。

在太医署的培养下。

再不济也可回乡开个小医馆,为一方百姓治伤瞧病。

哪怕成为一名游医,也一样能造福天下百姓。

太医署在宇文衍的支持下。

规模和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年都举行一次医学大会。

广邀天下医师,不论名气,传承,大家共聚一堂。

交流医术,分享心得,传扬华夏医学。

宇文衍很清楚。

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有“敝帚自珍”,“留一手”的情况。

华夏医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走向没落。

他也无法彻底改变这种现象。

但是。

可以凭借官方的权威,引导民间师承、家传的医师进行相应的交流。

以他后世的认知。

很清楚“闭门造车”,最后只会是一个落后或淘汰的下场。

且不论这样做的结果如何?

做了肯定比不做的强!

太医署的医官在接触宇文衍所说的一些看法后,对医学的观念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病症的分科。

以太医令甄权为首的医官,正在讨论儿科,妇科这种群体性的分类。

宇文衍知道。

有时自己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给有些人带来启发性的触动。

古代先人。

除去少了一千多年的见识,不比后世人笨。

能创造几千年璀璨华夏文明。

老祖宗们聪明着呢!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灾星他又发疯了游戏降临: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乡村神医好快活离婚后:前妻仰望我扶摇直上跑山:靠打猎发家致富大权在握后,新旧夫君挠破了头人在月球助华夏,发现女娲在逃难我靠残玉知晓一切服了!让我开宝宝车去公路求生?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斩神:请神召将,不服就干尘神万古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综影视:小花和淇淇一人:八奇技强?可我内丹已成!鬼子汉奸一勺烩重生八零,铁面硬汉父凭子贵武道人仙被夺了金丹后,我激活了天地灵根长生从不断重生开始【人类补完计划:丧尸基因库】你要炉鼎,抓我个横练狂魔干什么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舔狗八年,我转身嫁了京圈财阀自以为是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