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炀帝回汴京。
贫民百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遍地都是尸体,瘟疫频发。
各地起义,反抗朝廷。
庆炀帝都不派兵镇压,而是再次征兵,带百万大军,二攻高句丽。
瘟疫在军中爆发。
庆炀帝誓要拿下高句丽,百万雄兵,震慑了高句丽,仗虽然没打起来,但耗时一年,高句丽才俯首称臣。隋炀帝心中满意,自认已经打下了高句丽。
此时,乌桓士兵死伤众多,瘟疫在族中蔓延。
乌桓首领垂老,大将军向庆炀帝称臣,当了庆炀帝手里的一条好狗。乌桓大王子暗中和顾玄知联系上,向顾玄知投诚。
顾玄知此时已经征服了东北部整个草原,定都天元城。
高句丽也是他的心腹大患。
奈何庆炀帝并未拿下高句丽,横在他们和大庆之间的乌桓人,是一道有效的屏障。
顾玄知见到了乌桓大王子,凤眸淡淡地望向眼前人:“乌桓人可自愿并入天元,对吾俯首称臣?”
乌桓大王子知道顾玄知胃口很大,却没想到他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
顾玄知并不急,等着乌桓大王子做决定。
“主公。”贾易拧眉,沉声道,“何不直接灭了乌桓?”
他们如今的兵力可是一头雄狮。
跟大庆打或许实力还不够,但攻打一个小小的乌桓却不在话下。
顾玄知品着茶,云淡风轻道:“明明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为何要大动干戈?”
几日后,乌桓大王子终于做出决定。
顾玄知派人进入乌桓,正式接管乌桓,同时专业的医疗队也进入乌桓,解决瘟疫。
乌桓人本身很排外,但那些将士和医疗队的人,大多是鲜卑人,并不是大庆人。
这让他们心里的接受度很高。
相当于认祖归宗。
贾易等人对顾玄知愈发信服。
顾玄知收服了乌桓,开始慢慢地向关内发展。
一次夜袭。
轻松冲破。
谢清和骑在马上,意气风发,眼底却充满了可不可思议:“表兄,大庆的防御这么薄弱吗?”
当初他们带着族人逃出边关的时候,可是千难万难。
如今,却感觉镇守边关的将士如同一盘散沙。
顾玄知静静地看着打开城门的将士,将军单膝跪地:“臣褚怀义见过太子殿下。”
“他……他他他他……”
谢清和震惊的他不完了。
“褚将军请起。”
“谢太子殿下。”褚怀义起身。
顾玄知带人入城,住的不是将军府,更不是城主府,而是一个奢华的大宅。
谢清和震惊地说:“表兄,这都是娘子准备的?”
“不然还能是谁?”
顾玄知对孟芊芊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可。
修正过后,褚怀义前来拜见。
他沉声道:“陛下两次亲征高句丽,已民不聊生。自几年前南方水患,北方蝗灾,再到雪灾等等。百姓们几乎生存不下去了。不要说百姓,就是边关的将士们,若是没有太子殿下出手,怕是全都活不下来。”
褚怀义的妻儿都在边关。
他亲自带兵,去野外和农田里寻找虫卵。
人力能找到多少。
还是娘子送了十万只鸡鸭送过来,才解决了困境。
这十万只鸡鸭下的蛋被带走,鸡鸭却留了下来。鸡鸭的蛋送走,也不是白送,会有粮食和种子送过来。闹过蝗灾,缺粮食。
他带领将士和军户,大面积种植红薯,白菜芸豆等农作物。
收获了那么多的农作物。
才让他们得以喘气。
开春,种下粮食,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顾玄知并不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