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连队的表彰大会圆满结束。
谭小絮重新把工作重点放到场部。
这几天,得到批准回城探亲的知青,也陆续收拾行李,带着满满的年货开始动身回家了。
不过,突然发生另一件事,打破了一部分知青回家过年的计划。
场部农机厂,开始招学徒工了。
这天,连队有个男知青背着行囊、坐着马爬犁来到场部,打算从场部找辆车去火车站。
来到场部大街,看见街边告示栏前面围了一群人。
知青有点好奇,凑过去问:
“在看什么?”
“咱们场部的农机厂,开始照收学徒工了。”
“学徒工?”
告示栏上贴着一张崭新的“招工简章”:
因铁松农机厂业务扩展需要,现面向二分场全体职工极其家属照收五十名学徒工,要求如下:
1:至少有初中肄业文化水平;
2:身体健康,能适应车间工作环境;
3:有机械加工方面经验者优先。
有意愿者请到铁松农机厂报名,农机厂负责培训上岗,后期可拿技术证书。
——铁松农机厂。
“这是好机会啊。”
站在公告栏下面有好多知青,都是背着行囊准备返城探亲的,他们敏感的捕捉到这个机会。
“咱们要是报名了,以后不就是正式的工人了,不用再到大田里种地了?”
“是啊,在车间工作,冬暖夏凉,风吹不着雨打不着,不比面朝黄土背朝天来的自在?”
“哎呀,可惜啊,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招工,我还要回家过年呢。”
“回家过年以后有的是机会,这个招工可不是经常有的,一旦错过,下次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就是!”
有几个知青陷入两难。
到底是回城探亲,还是去参加招工?
有人已经果断做出选择。
背着行囊,直接去了铁松农机厂。
铁松农机厂那边,负责招工的是老翟头,老翟头眼睁睁看着许多知青已经准备回家过年了,结果中途转道,又来了农机厂。
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女知青。
老翟头也都全部招了进来。
所以,农机厂招工进行的比想象中顺利,只一天时间,就招满了五十人。
接下来,就是对这五十名学徒工的培训。
谭小絮组织,把这五十个人全部调到场部,在场部安顿好。
然后又到场部中学借了间教室,让他们在教室里接受基础文化课培训。
虽然目前只是一些寻常的操作,没什么技术难点,但该懂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要懂的。
培训班很快走上正轨。
农机厂的自行车生产线,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高毅松暂时把连队的工作交给邱舒瑶、贝文君两人后,把全部精力放在自行车上。
负责外出采买零件的工人把链条和齿轮买回来后,高毅松带着自行车生产线上十几名工人进行最后的组装。
谭小絮也过来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隔壁联合收割机生产线上的老翟头和几名工人,也都偷跑过来围观。
车架主体已经焊接的差不多了,最主要的就是自行车的传动系统,包括链条、齿轮、曲柄的安装。
一辆自行车好不好,最主要就是传动系统的功能。
而后是刹车系统,这是最主要的安全防线。
刹车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自行车的安全性,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
把刹车线安装在车把上,通过车把沿着车架,穿入线管,连接刹车夹器的位置,进行整条线路的固定,然后调整刹车,调整到一个松紧合适的程度。
再涂上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