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物资充盈,每天都有人排队。
知青也加入抢购的队伍,掏出身上的钱,把所有能买到的全部买了,带回家,过年时丰富年夜饭餐桌。
还有稀有的棉花,能带回去给家里人做新棉衣,更不能错过。
大家都在好奇,突然多出来这些东西,哪来的?
今年上面那么大方,居然给他们这么多物资?
还没到腊月底,就开始卖年货了。
后来才听说,这都不是上面发下来的。
全是谭场长之前在十一连队那边,偷摸种的!
现在全拿来造福职工。
二分场职工知道后,谁不夸一句谭场长真阔气,是真心实意为职工谋福利的好场长。
熊队长也受了老婆的嘱托,骑自行车到场部,加入抢购的队伍。
买了满满一筐子回到家,车把上还挂着一大包新棉花。
熊队长老婆一看到大团棉花,顿时咧开嘴笑了:
“真好,今年能给孩子做条新棉裤了。”
两人把筐子里的年货卸下来,放到屋里的一口大缸里囤着。
熊队长老婆抓了一大把粒大饱满的红豆,忍不住感叹:
“你看这红豆多好啊,以前咋没见过这么好的红豆呢,你看看这半缸年货,往年你当场长时,咱家都没那么多年货,你说都是当场长的,你比人家谭场长岁数还大,怎么人家就能给职工谋福利,你就想不到呢?”
熊队长心说:我倒是敢想。
我敢干吗?
我要是敢这么干,分分钟被人举报下台。
同样都是当场长的,他比人谭场长大那么多岁数,怎么就不如人家?
人家怎么就不怕举报?
关键是,也没人举报?
职工们抢到了货,谭小絮那边,也收了不少货款,一举两得。
这笔钱,当然不会上交到农场,她全部拿来还债。
把最要紧的钢材厂的钱给还了。
不然人家不给赊账了。
然后再到煤矿买了一大车煤。
谭小絮还单独留出一份钱,留着奖励十一连队职工。
之前答应过,等元旦大会结束,要在十一连队开个表彰大会。
得奖的人,都有奖励。
至于这个奖励,什么搪瓷茶缸、毛巾、肥皂之类的,哪个能上得了台面?
都弱爆了!
奖钱多实在?
拿了钱,想买什么买什么,不想买还可以存着。
趁这个机会,她打算回连队一趟。
刚准备要回去,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阵寒风中,常文进来。
跟在常文身后的,是邱舒瑶、贝文君。
“谭场长,”常文声音里带着股欢喜,“我带邱舒瑶、贝文君来报道了。”
姐妹花齐声叫道:
“谭场长你好,我们来向你报道!”
谭小絮起身:
“欢迎欢迎。”
这两人居然动真格的,还真来了。
不过有一说一,漂亮的姐妹花一进屋,感觉带进来一股春天的气息呢,整个死气沉沉的办公室似乎一下亮堂了不少。
谭小絮望着姐妹花,问:
“你们今年不回城探亲吗?”
“不,我们不回去了,我们要留在农场,争取早点适应连队生活。”
“好,我代表十一连队欢迎你们!”
邱舒瑶星星眼的望着谭小絮,问:
“谭场长,我们去连队,以后可以像你一样开联合收割机吗?”
这两个姑娘,天真的有点可爱。
一心想开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