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对,你。”
山樱没有主动报名,但是现在队长点名让她去,她也没有拒绝:
“行,我可以去。”
“好,其他人呢?”
见有两个姑娘参加了,立马有几个男知青纷纷举手报名。
谭小絮只选了一个叫程子旺的男知青。
另选了一个稳重点的老职工:老匡。
让这四人组成了一个协助小组,帮助研究小组建试验田。
“你们不光是协助他们,也是带着学习任务去的,多从专家身上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陶会计,等会儿每人给他们发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大家学习的同时,做好记录。”
“好。”
组好了协助小组,谭小絮又嘱咐了一些其他注意事项,总之主张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力配合好。
确定了协助小组后,谭小絮又问施文滨:
“施班长,下午让你去十二连队请那边的工程队,办妥了吧?”
“妥了。”不妥的话,施文滨一定会亲自回去,把乔海东揪过来。
“好,那边能过来多少人?”
“一个班总共十人。”
“行,等这十个人来了以后,正式开始建宿舍,在咱们之前规划好的地方,盖一排男宿舍,一排女宿舍。另外,同时盖两座单门独户的小院,先把房屋主体盖出来,外院可以慢慢建,因为工程比较紧急,所以也不等脱砖坯了,直接盖成砖瓦房,盖砖瓦房速度快一点。”
眼下最紧迫的事,还是盖房子。
小礼堂这一排房子,虽然能住人,但毕竟不是专门用来住人的,还是不方便。
随着连队人手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多,应该尽早把宿舍盖出来,不能老是这么将就。
至于那两座单门独户的院子,一座盖来给农业专家住。
另一座,给她们母女、还有大舅母一家住。
以后如果再有拖家带口的职工过来,再接着盖。
连队的房子,就是这么一座又一座慢慢盖起来的。
除了盖住的地方,食堂的建设也应该提上日程。
现在后勤做饭,是在一座简易棚子里,大家打了饭,还是习惯性的在露天里吃。
只有几个稍微讲究点的,打了饭到小礼堂里吃。
如果有了专门的食堂,做饭、打饭、吃饭,都能在室内了。
这些项目,都由工程队的两个班带头干。
谭小絮又询问大田里的进展。
按常文的估计,再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小麦就能全部种完,到时候大田就能暂时撤人。
撤人后,谭小絮打算,再去种点玉米和大豆。
玉米种子,她可以跟场部申请。
玉米杆是个好东西,可以当饲料,还能当柴火。
冬天烧炕,直接抱一捆玉米杆塞到炕洞,能暖和好几个小时。
所以,为了那些玉米杆,也必须种上几百亩。
至于大豆,更不用说了。
她这边有系统奖励的种子,到时候作为蔬菜种下去,收了大豆,连队留下自己吃。
大豆可以做大酱,做豆腐,做小咸菜。
在吃不到蔬菜、也没有肉吃的时候,大豆既能当菜,还能提供优质植物蛋白质。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从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来的饮食习惯,自然有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