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这点成绩,跟你可是完全没法比。”
“上次我去京城出差,跟几个老同学见面聊天,大家对你做出的那些事情可都是惊叹不已,郑城愣是让你发展成了芯片之城!”
在张恪清没来之前,郑城的定位就是交通中心城市,并以此发展成了中原的商贸中心城市。
因为人口资源丰富,所以制造业发展也不错,但也只是不错而已。
可是现在,郑城的科技发展速度令全国瞩目,尤其是芯片产业,有了积电公司的工厂和安谋科技的到来,相关上下游产业纷纷落户。
而这些项目,都是张恪清争取到的,虽然得到了领导的帮助,但张恪清的功劳也不可抹杀。
他们也都感叹,难怪张恪清年纪轻轻,比他们小了十岁以上,却跟他们级别相同,这能力确实是太突出了。
张恪清听到姜大河的话,只是淡淡的说道:“这些都是领导的帮助和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感受到张恪清态度的冷淡,姜大河掏出烟,递了一支给张恪清:“鲁东那边的烟,来一根试试?”
张恪清接过烟,自己点燃:“姜部长,你叫我过来,不只是尝尝鲁东的香烟和茶叶吧?”
姜大河吐出一个烟圈:“老同学,你似乎对我有些疏远?”
“我记得在党校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什么矛盾,之后也没有任何不愉快的地方?”
看到张恪清不说话,姜大河继续猜测道:“是因为当初我选择支持崔凯,而不是赵志强?”
他也知道,张恪清跟赵志强关系非常好,据说每次去京城开会,都会聚一下。
姜大河靠在沙发上:“这些都是钱国富跟你说的吧?那他说过当时我分管民政厅吗?”
“换做你是我,崔凯打电话相邀,对省里下一步的政策、资金等有极大的影响,你能拒绝吗?”
“我当时是鲁东的副省长,要对那边的工作负责,对百姓负责,我的选择有错吗?”
张恪清心里叹了口气,站在姜大河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无可厚非。
甚至当时班里许多同学都选择了站在崔凯那边,要不是他们联合的女同学支持,崔凯多半会成为班长,成为最风光的一个。
当时大家相当于站队了,姜大河也确实没办法再跟他亲近,否则就是两面不讨好。
也因为姜大河跟崔凯关系好,才能顺利的帮助鲁东得到了一些政策,也才能做出这么多的成绩,今天才能到南河来当省委常委、统战部长。
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姜大河的选择也没错。
但即使姜大河的选择没错,他们之前也有三年没什么联系,完全谈不上同学之情,张恪清自然也亲近不起来。
姜大河继续说道:“老同学,我这辈子应该是到头了,多半会在南河退休。”
这一届完事儿,他肯定还能继续干一届,那时候他也六十二了,估计都不需要退二线,而是直接退休。
“不过在退休之前,我肯定会好好工作,不负领导的信任。这段时间,我会保持中立。”
张恪清有些意外的看着姜大河:“你不支持夏省长?”
无论姜大河是不是夏正东找关系调过来的,再有一年多换届,夏正东多半会成为南河书记,姜大河现在选择中立,可不是什么好选择。
正常情况下,现在投靠夏正东,将来等着夏正东上位,能得到的支持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