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谋公司可是有许多股东呢,而且都是全球顶级的大公司,那些企业会卖给孙政义?
既然很多人都坚信未来是物联网的时代,那些公司更没理由卖掉安谋公司,还给自己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
张恪清看着祝文渊:“刚才我跟孙政义说的话,你可能没太听清楚。”
“安谋公司的专利技术,那些股东公司都已经拿到了长期授权。所以他们是否持有安谋公司的股票,对他们未来影响都不大,这家公司也只是他们的投资之一。”
“投资就是为了挣钱,他们拿到了最核心的技术资产授权之后,如果还能卖出高价,你觉得他们会拒绝吗?”
“而且他们也笃信自己在安谋的专利架构下做的演变技术,已经比安谋的专利技术更好,同时也有新的专利保护,避免了其他公司模仿和超越。”
“安谋公司市值高,利润却并不高,这时候卖掉的收益比他们未来十几年的分红都更高,他们会不动心?”
既然要全部收购,肯定是要溢价的,溢价多少就看谈判了。
“文渊同志,我们要保证将安谋公司国内的子公司拉到郑城来,这样未来国内的许多芯片设计企业,就都有可能选择我们郑城。”
祝文渊却打了退堂鼓:“张书记,这么看来孙董是没钱再投资我们郑城的相关企业了,那我也就不打扰他了,我去盯着数据资源管理局那边,后续接待的事情请你多费心。”
祝文渊觉得就算是未来安谋科技的国内子公司要改组,也不太可能搬到郑城来,大概率还会留在鹏城。
哪怕是搬到京城、魔都,甚至是杭城的可能性都比郑城更高。
相关的软件人才,在那些城市也更多,郑城根本没法比。
既然拉不到投资,他还留在这儿陪着干什么,不是白费工夫?
那还不如去忙其他的事情,或者再试试联系一些其他的大公司,看看能否来郑城投资。
张恪清看着祝文渊:“既然文渊同志那边很忙,那孙政义的接待就我来负责。数据资源管理局的事情也确实重要,务必保证系统运行稳定,绝对不能出现问题。”
他也明白祝文渊的小心思,觉得没机会拉到投资,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
既然如此,那就他来负责,不让祝文渊参与了。
希望到时候祝文渊知道自己错过了这么好机会之后,不要后悔。
车在省委办公楼停下,祝文渊看到张恪清下车,微微摇头,这肯定是去找向洋汇报了。
可汇报了又如何,向洋也不可能让安谋在国内的子公司搬到郑城来,甚至国院那位也做不到。
向洋愿不愿意插手这件事还两说呢。
省委书记办公室,秘书洪志祥看到张恪清站在门口敲门的时候,马上站起来:“张书记来了,快请进,领导说您来了不用特意汇报。”
虽然是这么说,但洪志祥的声音很大,保证能让里间办公室的领导听到。
带着张恪清进去之后,向洋抬起头:“恪清来了,坐,等我五分钟,我看完这份文件。”
张恪清坐在沙发上等着,不一会儿,向洋在文件上写了一些字,交给端着茶水进来的洪志祥:“送到人大那边,让他们尽快处理。”
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向洋也坐到了沙发上:“恪清,来这儿是有什么好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