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一会,队伍来到安定门外。
欢迎他们凯旋的队伍早已在城外等候多时。
欢迎仪式结束,队伍再次启程。
定王朱慈炯在前。
永王朱慈炤在左,李定国在右。
大部队留在城外,百余亲兵跟在身后。
他们穿过安定门的城门,进入翁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真武庙。
京师内城有九门。
其中八座城门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只有安定门内建真武庙。
具体原因已经不可考。
朱慈炯和李定国下马进入庙中祭拜。
祭拜结束,队伍再次启程。
穿过翁城的城门,见过无数大场面的李定国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一下。
人从众叕
目光所至全是人。
由于人太多了,导致道路堵塞。
为了保持道路畅通,五城兵马司和京营士兵一起用人墙撑开一条路。
朱慈炯轻咳一声,稳了稳心神催马向前。
李定国也轻咳一声跟了上去。
在百姓们夹道相迎的欢呼声中,朱慈炯和李定国来到了皇城外面。
朱慈炯进入皇城向崇祯复命。
李定国暂住在皇城外面的一座寺庙内。
乾清宫内。
朱慈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道:“儿臣有罪,请父皇发落。”
崇祯倒背着手,静静的看向大殿房顶,一言不发。
许久之后他才慢慢说道:“你大哥果真失踪了?”
见自己受到怀疑,朱慈炯立刻抬起头说道:“儿臣绝不会作出弑兄之事!最后一个见到我大哥的人是倪元璐,在他之前还有很多人见过他,儿臣早已将他们送往京师交给了父皇。”
“请父皇明察。”
“哎,”崇祯一声长叹:“你大哥这辈子吃尽了苦头,还没来得及享福就失踪不见。朕心甚痛,甚痛啊!”
朱慈炯跪在地上,泪流满面。
朱慈烺吃过哪些苦别人或许不知道,可他清楚的很。
等了一会,崇祯再次说道:“去后宫看看你娘吧,你大哥的失踪对她打击很大。”
朱慈炯叩首道:“是,儿臣这就去。”
母子相见,抱头痛哭。
崇祯二十八年八月十八。
崇祯在皇极殿早朝。
今天只有一件事:论功行赏。
兵部尚书王家彦站出来说道:“陛下,今辽东已定,内乱已平,各路大军也已返回原籍,臣以为应对功臣进行封赏才能上承天意,下安军心!”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朝堂上的复读机们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崇祯点头:“不错,确实应该封赏功臣。”
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礼部尚书邱瑜的身上。
吏部掌管天下官吏选拔,任命,封赏,功勋,考核等职。
(明朝后期武将调动升迁归兵部管辖,但封爵和袭爵还是由吏部管辖。)
吏部尚书邱瑜双手举起一份奏疏:“这是吏部拟定的封赏奏疏,请陛下过目。”
这封奏疏早就提前看过,崇祯又象征性的看了一遍,站起身说道:“召诸将进宫,接受封赏!”
“陛下有旨,传武将进宫!”
随着门外太监的声音响起,一众武将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大殿。
为首的是京营名将,剿贼先锋,平辽军主力,靖南伯黄得功。
在他身后站着一帮人。
有辽东名将之后,集勤王,剿贼,平辽等功劳于一身的李性忠。
有敢打敢冲,镇守辽东,南下剿灭流贼,北上草原,再次入辽,面对数倍之敌亦毫不畏惧发起冲锋的刘肇基。
有擅长绕后分兵,闪击突袭,围点打援,诱敌深入,以假乱真,定云南,息民变,平辽东,战江南,以兵者诡道也著称的李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