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军来了只用交两成的佃租,还可以分田分地,那他们还坚守什么?
底层的一些士兵直接生了异心。
加上夏军有了火炮这个利器,燕国的这些城池哪里还守得住?
有人选择逃跑,有人则选择献城。
甚至还有逃兵偷偷跑回老家。
差不多两个月后,这场战事彻底落下帷幕。
逃走的燕军和权贵闯入漠北,在那里烧杀抢掠后,暂时安顿下来,成立北燕。
燕国的领土被夺取八成,只剩下北边的两成领土,因为太过偏远,气候寒冷,暂时保存了下来。
夏军暂时不打算继续北上,所以拿下燕国八成领土后,就开始修建防御工事。
北燕倒是想要趁机南下,夺回失去的领土,只是夏军不光在对面架起了火炮,还偷偷埋了地雷。
北燕骑兵试着冲锋了几次,火器的威力实在让人胆寒。
炸死了好些人后,剩下的人不敢再冲锋,只能退回驻地,眼睁睁遥望着夏军修筑城墙和碉堡。
与此同时,泰和帝也派了大量的进士和举子来燕地做官。
三年一次的科举,每次大约能够选出两百名进士。
举人的数量则更多。
因为官位有限,很多人只能先在吏部挂名,等待安排。
若是运气好,或者贿赂了吏部官员,便能很快捞个官做。
可要是运气不好,又没钱贿赂,那就只能漫无天日地等下去。
现在夏军拿下燕国八成领土,需要大量官员,这些举人和进士无异于喜从天降,一个个险些笑歪了脸。
不过谁都知道,燕地才刚拿下,那里的人未必会老实,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反水。
所以此去燕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着不小的风险。
即便如此,仍旧有许多人愿意冒这个险。
他们好些人已经等了太久,早就想要一线心中抱负,实在不想再等下去。
除了这些举子和进士要去燕地做官,泰和帝还征召了二十万新兵。
这些人将会驻守在燕地各处城池,一边参加训练,一边负责守卫。
与此同时,泰和帝也让人从燕地征召士兵,首选贫家子。
一旦参军,这些士兵不仅每人都能分到十亩田地,家人还能分到二十亩。
只是分得的田地都在燕地,而且不能出售。
所以夏军的家人若是想要拿到这些田地,就得有人搬去燕地。
考虑到搬迁不便,朝廷还会给一笔安家费,并一块宅基地。
不仅如此,士兵的孩子还能免费入学。即便没有孩子,也能得到一个免费入学的名额,让家中幼弟或是侄儿免费念书。
分到的田地还免三年赋税,并且第一年免费提供种子和农具。
这样的条件,富户们自然看不上,穷苦佃户们却是十分心动。
所以征召令一出,很快就凑齐了人数。
等这些人陆续到达燕地,开始驻守,泰和帝总算放心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