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猛地转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然之气,厉声道:“怕什么!我等据守坚城,又有城中百姓支持,定能守得住!传我将令,所有士兵不得退缩半步,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副将被他的气势所感染,重重点头,转身奔去传达命令。
城下,东吴军的投石车又一轮巨石齐发,“轰隆” 声响彻天际。
一块巨石呼啸着砸向城墙,正中一处垛口,砖石纷飞,两名守城士兵躲避不及,瞬间被砸倒在地,血溅当场。然而,还未等尘埃落定,就有其他士兵迅速补上,将受伤的同伴拖到一旁,继续拿起武器,严阵以待。
攻城塔下,东吴军的精锐士卒们正抬着云梯,呐喊着冲向城墙。他们脚步沉重却坚定,溅起的尘土在阳光下仿若一层薄纱,将他们的身影笼罩其中。
为首的一名校尉,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他扛着云梯,大声吼道:“弟兄们,冲啊!今日破了这合肥城,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众人闻言,更是鼓足了劲,脚步愈发急促。
云梯刚一搭在城墙上,东吴士兵便如猿猴般迅速攀爬而上。
城墙上的合肥守军毫不畏惧,他们先是将一桶桶滚烫的热油浇下,凄厉的惨叫声顿时响起,云梯上的士兵被热油烫得纷纷坠落。
紧接着,滚木礌石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砸在云梯上、砸在东吴士兵的头上和身上,一时间,东吴军阵脚大乱。但他们并未退缩,后面的士兵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向前冲。
甘宁望着眼前惨烈的场景,心急如焚。
他深知,如此强攻下去,己方伤亡只会越来越大,可若不尽快破城,士气必将遭受沉重打击。他转头看向孙权,大声道:“主公,这般强攻损耗太大,末将愿率一支敢死队,从侧翼突袭,寻机打开城门,为主公破城!”
孙权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担心甘宁再有闪失,可此刻攻城陷入僵局,也别无他法。思索片刻后,他咬牙道:“好!兴霸,一切小心,本公在后方为你接应!”
甘宁领命,迅速召集了五百名精锐士卒,这些士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他们手持短刀,腰挂强弩,在甘宁的带领下,悄悄绕到了合肥城的西侧。
此处城墙相对较为偏僻,防守似乎也稍显薄弱。
甘宁抬头望了望城墙,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弟兄们,成败在此一举,冲!”
言罢,他率先冲向城墙,士兵们紧随其后。他们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钩索,迅速勾住城墙,开始攀爬。城墙上的守军发现了他们,立刻放箭,但敢死队士兵们一边躲避着箭矢,一边奋力攀爬,速度极快。
就在他们快要接近城墙顶端时,突然,城墙上出现了一排手持长戟的士兵。
为首的一名将领大喝一声:“杀!” 长戟纷纷刺下,几名东吴士兵躲避不及,被刺中后惨叫着坠落。甘宁见状,怒目圆睁,他从腰间抽出强弩,对着城墙上的敌军连连射击。
“嗖、嗖、嗖” 几声,几名敌军应声倒地。趁着敌军慌乱之际,甘宁和士兵们一鼓作气,登上了城墙。
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甘宁武艺高强,手中短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他的士兵们也不甘示弱,个个奋勇拼杀,一时间,城墙上刀光剑影,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然而,合肥守军迅速反应过来,不断有援兵赶来。
渐渐地,敢死队陷入了困境,士兵们的数量越来越少。
甘宁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若不能尽快打开城门,这五百弟兄今日都将葬身于此。
就在这时,他瞥见不远处有一座城楼,城楼下方有一条通道,极有可能通往城门。
甘宁咬了咬牙,对身边仅剩的数十名士兵喊道:“弟兄们,随我杀到那边城楼,打开城门!”
说罢,他如同一头发狂的猛兽,向着城楼冲去。士兵们紧紧跟随,他们以命相搏,硬是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他们冲到城楼下方时,却发现通道口被几块巨石堵住了。
甘宁心急如焚,他挥舞着短刀,用力砍向巨石,可巨石纹丝不动。
此时,敌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将他们团团围住。甘宁望着眼前的绝境,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他想:难道我甘宁今日就要命丧于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城外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
原来,孙权见甘宁久攻不下,心急如焚,便亲率一支生力军前来支援。这支援军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合肥守军的侧翼。城墙上的守军见状,顿时慌乱起来。
甘宁抓住这一机会,与士兵们一起,再次向堵在通道口的巨石发起攻击。
他们齐心协力,用刀砍、用手推,终于,巨石被推开了一条缝隙。甘宁见状,心中大喜,他和士兵们使出浑身解数,将巨石彻底推开,冲进了通道。
通道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昏暗的光线让人有些看不清前路。但甘宁没有丝毫犹豫,他带领着士兵们迅速向前跑去。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城门处。此时,城门处的守军正在慌乱地组织防御,根本没想到东吴军会从后方突然杀到。
甘宁大喝一声:“杀!” 率先冲向城门守军。士兵们也纷纷呐喊着,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城门守军本就军心不稳,被他们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很快便败下阵来。甘宁趁机指挥士兵们打开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