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太宗看着船,一样的十分的羡慕,钢铁战舰太远,木船,这个可以有啊!
“如果朕也有这样一只船队的话”
“这船真大,亏之前他们还说朕的龙船怎么怎么厉害,都是木制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这船队,要是给朕那就好了。”
隋炀帝十分艳羡的说道。
“吾原本以为孙权的水师已经是够厉害了,直到后来看到了后世的钢铁战舰,不过那种东西,离我们太远。如今看到这样的船队,再看孙权?那简直是儿戏啊!”
蜀汉昭烈帝刘备无比艳羡的说道。
清顺治,南明永历帝时空,郑成功看到这一幕,简直羡慕得碗都差点掉在了甲板上!
“好大的船啊,若是我们能有这样的船,光是吓都能把建奴那群狗东西的水师给吓死!”
“郑森!”
顺治帝咬牙切齿!康熙帝咬牙切齿!乾隆皇帝气得哇哇叫。
隋文帝:“明初就有这样的船,到了明末,反而没有了,真是越搞越回去了。”
明成祖时空,朱棣看到郑成功的画面,脸色有点不好看。
他也是看到了郑成功的船比郑和的小太多了。
这是退步啊!
【郑和,华夏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
历朝宦官之中成就最高的人之一!
能超过他的,也就只有蔡伦了!
他七下西洋的故事和蔡伦造纸一样,是每个经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会学习的知识!
现在,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他吧。】
“最高吗?朕不是记得还有一个封王的宦官吗?”汉高祖刘邦疑问道。
宋朝,赵匡胤看到刘邦的画面,顿时就黑了脸。
“这刘邦,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汉高祖刘邦看到隔空的赵匡胤互动,一脸懵逼道:“这赵匡胤生气个什么劲?朕招惹他了吗?”
【郑和,原名可能叫做马和,云南人!
大约是在付友德蓝玉平定云南之时,被俘虏,而后被送到了南京。
后来,便进了宫当了宦官。
在付友德和蓝玉被派遣到北平之时,也跟着随军。
后来,便被调入了燕王府,结识了他一辈子的伯乐--朱棣!
1399年,靖难之役爆发,郑和在此次战役中,立下了功劳,被朱棣赐郑姓。
至于到底立了什么战功,史料没说。
有人猜测是郑村坝之战,但无法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