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的海商被赵林几乎杀光了,就剩下王连成、蔡振和等七八个小海商。
建安和岭南的海商虽然不想来,但一想到贡秋白和苏迪的手段,他们还是规规矩矩地来了。
当然了,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来。
有些海商直接出海跑了,想躲过这阵风头再说,但被赵林下令连根拔起,抄家灭门。
既然不回来,那就永远别回来了。
不敢来见官的能是什么好人,杀了就是。
赵林酷吏的名声开始在三省传播。
但赵林不在乎。
他只要钱。
“交出你们所有账簿,本官要从头开始查询你们的偷税漏税行为。”
这些人一来就被控制住了。
同时他们的商铺、家宅以及船只等都被搜了一遍,大量的账簿文书被搜走,由清远书院的学子们一一审核。
这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
为了应付此事,赵林又通过米墨璃和傅承望、李兴业的关系调集了一些精通算数的人来帮忙。
足足一个多月,眼看要进入腊月了,才把所有海商的账簿清理清楚。
“好哇,每个人都有偷税漏税行为。”
赵林拿着整理出来的结果,沉着脸看着面前的这些海商。
“别说本官不给你们机会,半个月内把偷漏的税赋补上,再缴纳同样多罚金,本官既往不咎。否则,抄家灭门!”
听到赵林的惩罚,海商们顿时哭声一片。
“大人,不是我们不想交,实在是没这个钱啊。”
一个海商哭诉道:“虽然我们交的税少,但交出来的钱却不少,都被那些官吏们给私吞了。”
“是啊,要是不交给他们,别说做生意,我们连船都出不了海。”
“这群贪官污吏比海盗还可恶,起码海盗我们还能打,对他们我们是骂都不敢骂,抢劫起来比海盗还凶。”
“大人,您尽管去抄家,若是补得上那些赋税,小民甘愿受罚。”
不少海商纷纷哭诉。
这种情况赵林也了解。
别说现在,就是他的前世,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不偷税漏税活不下去,偷税漏税就是犯法。
因为需要缴纳的各种好处费,甚至比应该交的税都高。
但没办法。
要想做生意,就得上下都要打点好。
不然让你破产都是轻的。
这些官吏们最懂得这些手段。
也只有那些大商人,和上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怕本地官吏刁难才能活下去。
赵林道:“好了,本官了解你们的苦处,但是该交的税还是要交的。”
听到赵林这么说,海商们顿时哭声一片。
“但是……”
赵林突然一个但是,哭声顿时中断。
“如果你们的财物被人抢走了,就写下来是谁抢的,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抢了什么。如果对得上,本官就不追究,否则一个铜板都不能少的补税,听明白了吗?”
海商们算是明白了。
赵林不光要整治他们,还要顺带着把三省的官吏也都整治一遍。
做生意哪有抢劫快呢?
只抢了三个巡抚衙门,赵林并不过瘾。
正好顺带着把三省的下层官吏也都收拾一遍。
这样既能查清楚海商们的具体收入情况,又能打击贪官污吏,还能抄出财物。
一举三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