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店子,我正想和你商量呢。”
在县中学门口的铺子是杜红英买的,在那儿开店也是为了照顾高安福读书。
这孩子马上就初中毕业了,高中目测也是在这儿读。
“我曾在你爹灵前起过誓,要照顾安福读书,直到他上大学。”邱琼先也明白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店开不开都难, 开吧,我忙不过来,忙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的,不开吧,我这个人又闲不住。”
所以呢?
“亮亮妈想来帮我照看店。”
杜红英没吭声。
亮亮妈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当年邱琼先与高建成结婚的事儿,人家可是当嫁闺女一样明着向杜红英要彩礼要三转一响。
这次的打算就是隔着二十多里路杜红英都能听到算盘珠子响。
“我原先想的是请一个人帮忙,但是请外人又有话讲。”邱琼先很为难:“我知道这个店铺是你的,本钱也是你的,我总不能拿了你的去做情面。”
很好,她一向是分得清轻重的。
这一点杜红英就很欣慰,没有一味的偏袒她亲儿媳。
“我问过亮亮了,亮亮的意思是都听你的。”邱琼先道:“红英,你看这事儿怎么解决?”
“娘,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杜红英相信邱琼先和孙亮是有对策的。
“亮亮的意思是这样的,就说这个店本钱是多少,他给你本钱把店子转出来,然后店铺的租金和隔壁那些店的租金一样每个月照常给 ,他妈妈要来帮忙就让他来干。我就帮忙打个下手就行,对外,还是他妈妈帮我的忙。”
杜红英愣了一下。
孙亮这是啥情况?
“亮亮很了解他妈妈,就是有点钱就能得瑟,而且有点钱还顾娘家。”邱琼先道:“他说他妈还想去蓉城给他带娃娃,这一点亮亮是打死都不同意,在乡下怕她也闲得厉害,既然想来店子上帮忙,就让她来干。”
杜红英捋了一遍,笑了:孙亮到底是孙亮啊,一箭三雕玩得很溜嘛。
而且,很顺利的解决了一切问题。
首先一个,亮亮妈来店上帮忙,不用讲,百分之百的亏损。
嗯,不是杜红英小看她,是她原本就是这样的人,卖东西的现金在老太太看不见的时候估计着成本都不会放进去,直接进她的腰包那种。
把店子盘给孙亮,这个冤大头自然是孙亮自己来当,也就不会有矛盾。
店子既然是孙亮出的钱,孙亮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老太太只是挂个头衔也不用操心太多,还能继续留在县中门口照顾高安福。
再就是孙亮把他妈妈安排在了店里,忙着挣“外水”呢,怎么会想起蓉城的孙子。
孙亮在蓉城继续当他的孙老板,在妈妈面前诉苦说自己只是一个帮忙的,打工的挣不了多少钱,他演的戏也不会被拆穿。
“年轻人就是脑子好使。”杜红英是半点意见都没有:“娘,就按孙亮说的办吧,店子的本钱和房租你也不用给我,就留着当你和高安福的生活费。”
“你这孩子。”邱琼先感动得眼泪汪汪的:“都说嫁了娘倒了的墙,我这个后娘对你从来没有帮过啥忙,你爹走了,你还要拿这么多钱给我,我这辈子才是享了你的福哟。”
嫁了娘倒了的墙这话是亲儿媳妇给邱琼先的娘家侄儿媳妇面前说的话, 就是特意传到她耳里来的。
很明显就是害怕高建成死了后自己再回到孙家,要他们供养。
这是直接断她的后路。
邱琼先手上捏有一大笔的钱,虽然养老不一定要靠亲生儿子和儿媳妇,但是,那是亲生的儿子和儿媳妇啊,当年也是帮忙把孙子带大的人啊,说出这样的话谁不寒心呢。
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高志远是高建成的养子,杜红英这个媳妇做的事儿从头到尾都是大气得很,不仅没有嫌弃过她,还随时给她托底,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她何德何能享着杜红英的福?
“娘,您和我爹虽然是半路夫妻 ,但是有您照顾我爹这些年,他过得很舒心,虽然他出了意外先走了,但是你们做晚辈的不能没有良心。”杜红英道:“当年您和我爹结婚的时候,我就承诺过有缘成为一家人,我们做晚辈的会真心待您,为您养老是应该的。”
“好,好,好,有你这话,娘就放心了。”拉着杜红英的手,邱琼先很激动:“娘也给你透个底儿,养老钱你爹是给我留足了的,店铺上的钱我会用在高安福身上,培养好他是你爹的心愿,你爹走了,我也不会食言。”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杜红英点了点头:“我们都是信守承诺的人,我们一家人团结一心就不会遇上什么困难。”
“说起困难, 我还差点忘记了一件事儿。”邱琼先连忙道:“这事儿,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找你拿主意。”
“什么事儿?”
“昨天派出所来了人,就是志远的战友,叫张海的那个。”
张海找邱琼先干嘛?
“他说高思文出事了,这事儿,我现在都没有告诉安福,怕影响他。”
“高思文出事了,啥事儿?”杜红英纳闷了:“他不是出国了吗?”
难不成又偷渡?
然后还被抓了?